您现在所处的位置是: 首页> 新闻动态
【芙蓉区】东屯村:村里坚持20年奖学金

来源:芙蓉区社区学院 发布时间:2025-09-04 作者:芙蓉区社区学院

收藏

近日,芙蓉区东岸街道东屯村村委会格外热闹,该村学子彭怡茗从村党委书记黄格手中接过1万元奖励金——因为她今年考上了清华大学,这是村里从集体经济收入中特意给她发放的奖学金。据了解,这样给考上大学的孩子发奖励,东屯村已经坚持了20年。这笔钱的背后,是村里日子越过越红火的集体经济在撑腰。

图片1.png

清华学子分享“学习经” 村里老少都来取经

“听说村里出了个清华学生,我们都很好奇她是怎么学习的,所以特地过来取取经。”几天前,东屯村的党员、家长和孩子们挤在村委会会议室里,等着彭怡茗分享学习经验。这场由村党委张罗的交流会,把大家的兴致都提了起来。

彭怡茗考上的是清华大学外文实验班,说起学习窍门,她笑了:“真没啥捷径,就是课堂上好好听,下课了好好琢磨。”她每天都会列学习计划,哪科要复习、做多少题、怎么检查等都写得明明白白。碰到搞不懂的知识点,要么追着老师问,要么拉着同学讨论,“问清楚了心里才踏实”。

这个暑假,彭怡茗也没闲着,调整作息、锻炼身体,还提前看起了大学专业课的书,打算考个红十字会救护员证。“得好好准备,开学才能跟上节奏。”她认真地说。

图片2.png

20年奖励400多名学生 累计发放30余万元

“从2005年开始,村里就给考上大学的孩子发奖励,今年正好是第20年。”黄格翻着台账说,这些年下来,村里已经给400多名学生发放了30余万元奖学金。

奖励标准根据院校层次有所不同:考取双一流建设高校考生奖励3000元,一本院校2000元,二本院校1500元,专科院校800元,继续深造的学子额外奖励600元。这次彭怡茗是村里头一个考入清华大学的学生,村委会经过专门商议,给予她1万元的特殊奖励。

对于这一奖励,村民们普遍表示支持。大家认为,这样的举措能让学子感受到家乡的支持,激发更多学生的学习劲头,让“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深入人心。

集体经济越做越大 村民跟着享红利

东屯村的奖学政策能坚持20年,离不开村集体经济的有力支撑。早在20世纪60年代,村里曾办过纸盒厂等集体企业,但因技术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而处于亏损状态。2000年初,村集体资产不足200万元。

后来,村党支部探索“党建引领+产业支撑”模式,以承包合作经营的方式引进瑞祥陶瓷市场,历经波折后,终于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如今,村集体经济已形成集体土地流转、房屋租金和村属企业三大支柱,账面资金达1亿元,年均收入超200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后,东屯村始终坚持民生导向,将收益精准投向民生所需。除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外,在福利保障方面,年底福利从每人每年2000元提升至3000元,端午节村属企业发放每人每年3000元福利,还在妇女节、重阳节发放节日慰问费,让村民分享发展成果。

“现在日子过得踏实,集体补贴减轻了家庭负担,过年置备年货都宽裕多了。”村民的话语道出了集体经济带来的幸福感。而对教育的持续投入,正是东屯村用发展成果反哺民生、培育人才的生动体现,崇文重教的风尚,也为乡村的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上一篇:【望城区】长沙市望城区“爱晚”老年学校成功召开校委会成立大会
下一篇:【芙蓉区】法治课堂进社区 亲子共筑“护苗”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