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享学网 发布时间:2014-05-06 作者:教育部职业教育司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 刘建同
收藏一、以终身学习的理念引领教育的改革创新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基本共识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在其于1972年和1996年先后发表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这两个报告中,就明确指出终身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石,是进入21世纪的钥匙。现在进入21世纪已经十多年了,环顾全球,按照终身学习理念重构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已成为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原则。一是把终身教育纳入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作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比如德国在2000年就通过了全民终身学习扩展与强化继续教育的法令,英国在2006年发布了继续教育、提高技能、改善生活机遇的白皮书,澳大利亚提出了提供工作之必须技能和知识,提高就业率,帮助国民终身学习等等的举措;二是用终身学习的理念来改革传统的学校教育,美国的高等学校实现了向各个年龄段的人敞开求学大门,成人学生数早已超过高校在册学生总数的50%,法国规定全国主要的普通中等学校必须举办成人继续教育,芬兰所有的大学也都设有继续教育中心,日本98%的大学都要面对社会举办继续教育;三是各国加大了对终身教育经费的投入,美国从事终身教育的社区学院60%以上的开支来自州政府,德国近十多年来对继续教育的支持提高了十多个百分点,新加坡建立了政府和社会合作筹款的终身学习基金;四是各国加强了法律法规建设,日本颁布实施了《关于完善振兴终身学习措施的推进体制》等法律,德国通过全民终身学习扩展与强化继续教育,韩国颁布了终身教育法,法国颁布了终身职业培训和社会对话法。所有这些都表明,人类走向学习型社会已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质量提高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发展终身教育更成为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包容的重要因素。
二、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已成为中国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中华名族历来重视教育和学习,中国古代先贤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学而不厌”等一系列关于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思想,活到老、学到老更是我们中国人自古形成的关于终身学习的朴素观念。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终身学习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1995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就指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和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明确提出,要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着眼于国家长远发展,2010年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更加自觉地把终身教育理念作为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教育发展战略目标,要求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民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实现终身学习,继续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载体。2011年12月,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继续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推进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是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学习需求、促进社会公平的紧迫任务,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是顺应国际潮流、提升我国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时代要求。换言之,推进公民的终身学习既是我们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三、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和各类学习型组织是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前提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必须要有载体,这个载体应当说就是社区教育,就是各类学习型组织。在我国,社区教育相对学校教育而言尚处于新领域,从发展时间上,系统开展社区教育的历史还比较短,在实施的空间上,各地的社区教育发展还很不平衡,特别是我们的中西部地区,社区教育还很薄弱。在2011年12月召开的全国社区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新时期的社区教育工作要重心向下,要对社区教育进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特别是要创新社区教育的载体平台,创新社区教育的资源供给,创新社区教育的途径与方式,努力把社区教育打造成终身教育的有效平台,形成覆盖城乡的完善的终身学习网络。
研究和实践表明,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因此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快培养学习型组织刻不容缓。我们所说的学习型组织,应该是包括学习型政府、学习型企事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没有成千上万学习型组织的存在也就不会有学习型社会,所以建设学习型社会首先就是要把学习型组织发展起来,把社区教育开展起来,由此推动人人都参与到终身学习活动中来,实现其素质的提升和全面的发展,进而服务社会,贡献国家。长期以来,上海终身教育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其经验和成果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四、加强合作交流是终身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有句俗话“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发展终身教育的过程中,中国十分重视和珍惜各国的好经验、好做法,重视在这领域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这次国际研讨会就是上海市杨浦区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有关国家合作的产物,除了中国的专家之外,研讨会还邀请了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国、瑞典、丹麦、罗马尼亚、美国、韩国、荷兰、英国、加拿大、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专家,大家围绕“合作、创新、发展”这一主题,聚焦终身教育和学习共同体建设,探索终身教育工作的科学性、规律性、前瞻性和实效性,从国际视野和建构的标准来交流中外终身学习的典型案例,以共同推进国际终身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相信它不仅对中国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大有裨益,而且对与会各国,乃至其他国家也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上海是一个极具魅力的城市。她的魅力不仅仅来源于她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同时也来源于她的社会发展程度和教育事业的整个进步。两年前,我们在这里举办了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世博会,今天我们主要探讨如何建设美好的城市生活。显然,城市整体的终身学习是建设城市美好生活的最根本基础。会议的东道主杨浦区作为中国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区和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在过去几年中,在推进全民终身学习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形成了三区联动的学习型城区建设模式,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全区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我相信大家一定会从这个案例中得到良多的教益和启示。
当今世界随着新技术革命,特别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工业革命,新制造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幸福生活追求的不断提升,一次性学校教育的时代正在向终身教育时代转变,这个时代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创新教育的体制机制,把学习和教育持续地进行下去,让我们记住另一位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所说的“学不可以已”,就是说学习是不能停止的,努力打造一个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学习型社会,以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
(摘录刘建同副司长在上海市杨浦区2012年“城区终身教育和学习共同体建设”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
上一篇:[南京] 玄武区组织社区教育考察团赴上海考察学习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