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的位置是: 首页> 综合资讯
[上海] 上海建5000多居民学习点 社区教育显传统文化风采

来源:享学网 发布时间:2014-10-16 作者:刘时玉

收藏

   10月15日,“社区教育如何融入社区治理——传播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媒体座谈会在闵行区颛桥社区学校召开。据了解,闵行、浦东、松江、普陀等区县的社区教育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各具特色、各有风采。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副处长夏瑛表示,上海社区教育不断摸索实践,开发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和乡土教材,将中华民族传承多年的特色文化融入社区教育,对社区治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社区教育“粉丝”:“醉剪”第一人

  颛桥社区的居民李黛剪纸艺术“醉剪”第一人,她自由双目弱视,却在剪纸中找到了自身发展的乐趣。她可以不打画稿,“一把剪刀,一张纸”,徒手剪出自己心中的形象。这种剪纸方式也被称为“醉剪法”。

  李黛说,这是一门不折不扣的传统艺术,她可以一边剪纸一边吟唱动听的江南小曲,同时,在剪出不同人物和景象的过程中,能加深她对中华国学、传统技艺的理解。因此,李黛的“醉剪”非常兼具传承和创新的特点,受到了不少业界专家的赞许。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闵行区的颛桥剪纸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黛是该社区教育剪纸艺术的忠实“粉丝”之一。闵行区社区教育学院依托街镇社区教育力量,以开发、建设颛桥剪纸非遗特色课程为重点,带动了区域传统文化项目的整体性发展,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送文化发展正能量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闵行区社区学院社教办主任李国栋介绍说,《颛桥剪纸》课程是上海市社区教育课程巧手纸艺专题联合教研室的推出的首门课程。闵行区以颛桥镇社区学校为首批骨干教学实践基地,向区域内其余的12个街镇(工业区)社区学校及教学点辐射。

  “采用师资共享、资源共享的方式,剪纸艺术在闵行区内全面推广。” 李国栋表示。此外,该区还以巧手纸艺专题联合教研室骨干教研员为基础,向各个区县进行课程和实践基地的推广,取得良好成效。

社区学校讲师:“伟人教育”的“金话筒”

  2013年,普陀区9个街道(镇)社区学校,开展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陈云同志的生平事迹“进社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系列主题活动。在此基础上,该区组织专职教师赴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进行专题培训。同时,普陀区学习办还联合市老年教育教材研发中心开发微型课程,编印教材1500本发放给每一位学员。

  长征社区学校志愿者陈建民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该课程的学习班,全程参与整个课程学习体验活动,他感言道:“伟人教育,弘扬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能起到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作用。”

  “走进伟人,学习陈云”不仅让陈建民深受教育和激励,也促使他做好在基层社区的宣传教育工作。作为长征镇讲师团的负责人,陈建民抓在活动期间开展专题讲座十多次,有近千人听讲。在平时生活中,他还见缝插针地搞宣传、发教材,宣扬“伟人教育”。不少基层群众亲切地称他为“身边的金话筒”、“大家的好朋友”。

5000多学习点,课程资源“大辐射”

  据了解,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上海开始推动社区教育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现在已经基本形成由17区县的社区学院、214所街道社区学校,5000多个居民学习点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体系。

  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副处长夏瑛表示,社区教育作为服务市民的继续教育大平台,使政府提供、整合的多样化教育资源和服务能够深入到基层,在提高居民的职业技能、文化素质和道德品质,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传承和创新本土优秀文化、弘扬中国社会传统美德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长期发挥着显著作用。

  据悉,上海今后还将开展以传播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宣传活动,通过网络平台、移动终端、数字媒体和实体平台等充分展示社区教育中相关的优秀课程和资源,内容涵盖中华经典诵读、中华茶艺、中华美食、中医养生、国粹戏曲、国画书法、家风家教等诸多系列社区,多角度、多途径辐射社区教育。

 
上一篇:[宁波] 北仑区召开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筹备会
下一篇:[北京] 全国“民族音乐走进乡村计划”项目联盟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