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的位置是: 首页> 它山之石
关于推动科学监测市民终身学习需求的建议

来源:中国社区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6-09-06 作者:系统管理员

收藏

      一、发展存在的问题

  早在1999年,上海就率先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目标。近年来,本市顺应世界终身教育蓬勃发展的时代趋势,适应经济社会转型与发展的需要,积极应对社会人口结构剧变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不同人群学习需求激增现实,坚持不懈地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已基本形成多样的学习型组织框架,基本形成个人、社会和政府共同推进学习型社会发展的格局,整体建设步伐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随着外来务工人员规模激增、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老龄化社会加剧以及世界科创中心建设等城市发展状况及建设任务的变化,上海城市发展对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按照上海教育综合改革精神指示,下一阶段要努力实现建立多元开放、均衡高质、并与城市发展协调统一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新目标。在此背景下,尤其是当前对市民终身学习需求把握与供给之间的缺位、错位、越位等问题较为突出情况下,政府如何更好地提供终身教育公共服务成为政策改善的当务之急。可见,对市民终身学习需求的摸底调查、全方位监测以及科学预测对完善上海终身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

  二、可以改进的方向

  当前对市民终身学习需求监测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1.从监测对象上看,以往监测侧重了老年学校、社区学校等参加在校正式学习的学员的学习调查,没有开展其他终身学习群体终身学习情况的调查,其调查没有对比性,代表性缺失。

  2.从监测实施方式上看,以往监测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仅依靠多采用纸笔测验问卷形式进行评估,评估形式单一,科学性有待提高。

  3.从监测内容上看,以往只监测了市民终身学习的一些外在表现,如学习时间、学习场所、学习内容、学习费用等,对制约这些外在表现的内隐关键要素关注不够,且多偏向静态评估,对历年变化情况关注不够,不能长期为相关政策的更新与改进提供依据。

  三、主要建议

  1.成立市民终身学习需求监测的常设机构。以往由行政部门对终身学习需求开展监测不免存在主题化、条块化的倾向,对全面情况掌握不足。为了更好地改善当前终身学习供给政策,理应成立终身学习需求监测的常设机构,并委托第三方专业组织开展大范围的抽样监测,既可以借鉴专业组织的专业性,保障监测的科学性,同时保障监测实施的独立性和客观性。通过常设机构的有效运行,持续性监测市民终身学习需求的变动情况,为及时调整相关政策提供支撑。

  2.探索终身学习需求监测多部门联合推动机制。随着对终身学习需求内涵认识的加深,市民终身学习需求与学习产品供给的匹配是较大问题,如社区学院、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科技馆、博物馆以及图书馆等等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当前对市民终身学习需求的监测范围应该系统全面,人人都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主体,每位社会成员都应该享有学习的权利,应打破传统教育领域对终身学习需求的认识,无论是“有闲”阶层,还是忙于生计的人群,都应纳入终身学习视野。因此,对多样化“市民”的全覆盖监测需要各部门联合开展,形成合力。

  3.在相关监测过程中充分考虑“大数据”的使用。随着人们学习过程中对电子信息技术、网络的广泛运用,人们的学习观念、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式等都发生重大变化,手机终端和电子书的出现,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混合式学习等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即时的、碎片化的学习需求必然给监测带来很大的挑战,尤其是数据处理方面。因此,要积极采用基于大数据基础的信息技术,使监测方式、监测工具以及呈现方式等更有利于数据化。有必要时可以出台推动市民终身学习信息化发展的专门政策,并于智慧上海建设结合在一起,通过APP推送等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市民对终身学习观念的认识,及时了解到市民学习需求的变化和终身学习公共产品供给情况等等。

  4、建立向社会公开的信息发布机制。按照监测、信息公开、服务改善的机制,以监测结果推进上海市民终身学习水平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监测评估结果信息公开机制、保障市民知情权。可以尝试建立上海市民终身学习需求信息年报制度,每年向社会公开监测结果。与此同时,政府与社区学校、老年大学、职业培训机构等终身教育实体机构以及各方媒体、第三方组织开展合作,搭建信息网络,以及时、详实的需求信息,引导和帮助市民了解自身真实的学习需求,掌握学习需求满足的渠道和方式,关注终身学习的动态发展,使需求和供给达到动态平衡。

上一篇:南通2016“濠滨夏夜”收官 展示社区教育成果
下一篇:河北省承德市政协专题调研社区教育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