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的位置是: 首页> 综合资讯
微学习时代到来?

来源:中国远程教育 发布时间:2012-06-08 作者:王丽明编辑

收藏
 微博的流行,伴随而来的是教育界又一波相应的教育模式创新研究浪潮。种种因微博流行而出现的“微学习”、“微课程”等词语,或许不能排除背后有概念炒作手段的推动,但在另一个角度,这些动作也意味着传统教育界对新事物正拥有越来越强的敏感和尝试勇气。虽然种种尝试仍然透出那种小心翼翼、一本正经的味道,但这毕竟令人鼓舞,因为它们代表出了传统教育界更大的开放性,教育和学习有着更多可能的方式。
  个性化教育,自由学习,从来是教育界和学生的梦想,而这些新事物的累积,不断尝试的多种可能性的组合,也许人们念念不忘的“自由”学习便正在其中诞生呢?
  然而,面对巨大的热情,适当的谨慎和警惕仍然是必要的。这是人们自进入网络社会以来多次乐观预言失败的教训。
  微博热潮:学习者即是创造者
  微博受到重视已经毋庸置疑。北京理工大学张华平主任便认为,微博是一种革命性的媒体,“以Twitter(微博)、Facebook(人人网)等为代表的Web3.0新型社会媒体,意味着UGC(用户产生内容)的传媒革命真正到来,孕育着巨大的科技和商业的机会。”他认为,微博有着迥然不同于报纸、广播、电视乃至过去的互联网bbs、博客等的特殊规律。
  自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普及以来,教育界便有了从外界移植种种新形式回去的习惯,任何在大众传播领域产生影响的形式,都会被教育界尝试一遍,而每次似乎都会认为那可能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出现了。微博也不例外。
  华南师大教育技术专家焦建利曾对微博与学习展开过畅想,他把微博视为一种新的学习文化的先声,他极为乐观地认为:“可以将基于微博的学习看作是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感兴趣的内容、向任何人展开的一种碎片化学习;以微博为载体的学习也带有明显的参与性,对于任何话题,只要用户感兴趣,他都可以实时参与其中,与其他网友对话,并在对话中相互启迪;微博具有在正规学习和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巨大潜力;将微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展,混合学习这种高效的教学模式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以实现。”
  国外对微博应用于教育有过比较细致的研究,分析出微博的诸多优点,认为微博是有助于专业发展和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有效工具,能够改变学习规则和模式,能为师生在教育环境中有效交互提供可能。
  广东省广州市一位年轻的教育技术学学生讲述了她关于“微学习”的体会。她说:“微型学习类似于一种碎片式学习,利用微内容的累积进行学习。我觉得微博很适合于微型学习,应该能起到很大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她认为,“每一个微博都可以看作一个微内容产生基地,每一位微博主既是微内容的创造者,又是微内容的学习者。微博多样化的信息发布和浏览方式也成为其与微型学习的一个切合点,手机短信、彩信、WAP浏览器、手机客户端等,这正符合微型学习基于微型媒体的便利性特点。微博的交互性也有助于增强学习者对微内容的学习效果,基于评论而展开的交流讨论有助于深化对问题的认识。最后,微博的收藏和转发功能有助于学习者找到有价值的微内容。”
  她自己尝试利用微博学习的感受是:“浏览微博首页,对于无聊的内容忽略;对于自己觉得有价值的内容,熟悉的转发,未知的百度或google。对于自己看书有感触的地方,或者自己学到的新东西,简单发在微博上,当然也有自己的心情。对于未知的东西百度或google之后,学到的可以成为新的微博或博客。一段时间我们可以整理一下自己的微博,或许可以扩展出一篇博客。”
  而微博在学校内,目前来看,至少确实在信息交流、师生联系方面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一些“微博控”师生已经开始利用微博组建信息共享、微博家委会、微博学生会等平台。而在不少地方,如何将微博应用到教学中去,已经成为了热门话题。如在深圳,关于“微博课”的开发的讨论便曾热过一阵。
  不过,国内这些应用目前来看真正深入教育教学的还很少。而对作为一种课程模式的“微博课”的讨论进行到深处时,专业人士的态度便普遍偏向保守。而相对来说更重视市场因素的教育机构,甚至也有人对“微博课”发出过“哗众取宠”的警告。
  而近期各大微博平台关闭评论功能的事件,应当多少对这些乐观条件造成了一些损害,也使前面那种种“论证”显得似乎有些不那么可靠起来。
  微学习:如何管理碎片化信息?
  热潮的涌动,其实往往有一时热情冲动的因素在其中。华南师大黄映玲、焦建利等人作出的研究表明,目前对于微博的教育应用探索,多是针对具体的学习需求(如语言学习等)或特定的群体(如研究生等)开展的,经验无法大范围推广。
  而这类探索和研究恰恰营造出一种繁荣的景象,使许多人都产生一种感觉,似乎某种形式的发展已经有了相当的高度,甚至代表着将来的发展方向。热情固然应当鼓励,但在试图深入实际应用时,对于这种感觉始终应当保持警惕。
  正如河北大学一位教育技术学生所说:“它们(那些乐观的研究)让我觉得,微博确实是个不错的工具平台。它让我有种冲动,很想立刻拾起早已被我遗忘的微博。但当我再次打开微博,突然脑中一个念头,到底该怎么用于学习?到底怎样才能让学习在微博上真正的‘发生’?只是随时随地的看看别人都发了点什么,又有哪点新鲜事,哪些人又说了什么很有哲理的话语,这就算是学习了吗?”
  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王竹立也对此类高度乐观态度表示出了谨慎。他指出:人们面临新事物时,对事态的预计往往过于乐观,比如当电脑和互联网诞生时人们曾预言只要有电脑和各种学习机就可以代替教师了,又如人们多年前曾预言过“纸质书将在5年内消亡”,而现实与这些预言莫不是相差甚远,耐人深思。
  他说:“我们的专家学者往往把‘应然’当成了‘实然’。教育技术界很多人持‘技术中心论’观点,每当一个新技术出现的时候,他们就分析其用于教学的种种可能性,也就是‘应然’,但可能性不等于必然性,教师们愿不愿意接受,在教学实践中是否真正好用,则考虑过少。”
  他表示:“我不是技术专家出身,而是学科教师出身,观点偏向于‘技术辅助教学’,而不是‘技术主导教学’。”
  就连乐观的焦建利也承认:“不可否认,将微博作为教育媒介并将其应用于教育教学,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比如,学习者注意力的分配与信息过载问题、碎片化信息问题、人际网络的质量问题、以及微博如何与教育博客乃至其他的教育系统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等等。其中碎片化信息的管理问题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微博体140字的思维训练
  不可否认,无论微博应用于正式学习和教育能达到什么程度,无论人们对它是乐观还是疑虑,它确实是一件相当有用的学习工具,也确实有许多优点。在诸多优点中,“140字”这个特点似乎一直被视为一种便捷的因素,或者被视为一种限制,而没有受到更多的重视。
  国外的研究认为,140字的限制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能使学生收敛散漫的语言习惯。
  网上有一则题为《孔子是微博体开创者》的搞笑帖,说道:“《论语》是最早的微博集:1、每条论语都未超过140字;2、言简意赅、寓意深刻;3、较为碎片化,多为孔子晒心情,交流哲理;4、互动性强,经常和子贡、颜回、子路等进行回复互动;5、孔子拥有3000多粉丝,其中72人为加V大号……”
  事实上这篇恶搞帖若是严肃看来,它正道出了微博最关键的优点。自古以来,我国书面语便有“言简意深”的特点,这是一种审美风格,更是一种宝贵的思维高度。白话文通行之后,这个传统被一定程度上稀释了,然而有较严格的语文训练和经典示范,问题并不严重。而自网络普及以来,语言文字不再占用简牍、纸面空间,网络空间近乎无限,在其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书面表达习惯正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掺水”倾向,而这一倾向背后所造成的,乃是散漫的思维。
  微博流行以来,固然出现种种“低素质”风,比如无节制的商业有奖转发、无节制的转发代替评论,乃至巨量的“星座帖”等等。但也有一大批极高素质的博主在这过程中凸显出来,他们在短短140字的空间里所发挥出的表现力,极好地示范了在这样一种新的媒体平台上如何做到“言简意深”。而他们的“粉丝”,也自会模仿并极力接近这样的风格。
  事实上,有玩微博习惯的人,应该都有体会,当你想方设法要在那140字中揉进更多内容,以及想方设法把那140字颠来倒去寻求更具表现力的排列组合方式时,自己的语言乃至思维方式都正悄然发生变化——这本身就是一种相当高效的语言和思维训练。而当你终于习惯140字的规格,可以挥洒自如时,事实上你已通过了这种训练。
  正如诗歌体裁格律的匡范,其实并非只是对于诗歌的限制,它本身便代表着一种更加高效的表达方式。微博的140字虽然并非不可以扩充,但记者相信,它对一大批微博玩家的语言、思维的训练,其意义并不亚于它基于网络的媒体形式上的意义。
  若论学习与教育,这140字的规范本身,也许就是极好的“微学习”的开端。
 
上一篇:[转发] 全国示范教材建设通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