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2022年11月

14

-- 收藏 --

暂无图片

-- 打印 --

新时代社区教育的“天心行动”

作者:谢淼如

浏览次数:1158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天心区因天心古阁而得名,地处长沙南大门,总面积141平方公里,人口84万,辖14个街道。天心区既有底蕴厚重的文化景观区,是楚汉名城长沙和湖湘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亦有人气旺盛的商业中心区,是长沙百年商贾繁荣的起源地和聚集区,而现在“网红长沙,红在天心”成为人们共识;同时天心区地处长株潭融城核心,57平方公里生态绿心和32公里最美湘江岸线让天心区成为长沙“山水洲城”魅力最佳展示区域。日益腾飞的经济和多元发展的文化滋养了新时代天心,社区教育亦迎来了新的时代篇章。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精神食粮。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这同时也是新时代赋予社区教育的新使命。

天心区于2010年成立社区学院,先后创建成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全国社区教育数字化先行区,并荣获“湖南省优秀社区学院”称号,全区有1所省级优秀社区学校,9所市级示范性社区学校,15所市级示范性社区学习中心,1所市级优秀社区学习中心和1所市社区教育精品建设单位。全区有国家级“终身学习活动品牌”2个,省级“终身学习活动品牌”2个,省级“优秀学习团队”3个,全国“百姓学习之星”1人,湖南省“百姓学习之星”4人。

一、完善体系夯实新时代社区教育基础

为全面推进社区教育工作,我区建立健全三项机制,为新时代社区教育发展构建了全方位的服务体系。一是建立了支持社区教育运行的保障机制。成立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区委宣传部部长和分管教育副区长任副组长,宣传部、教育、财政、文体、人社、妇联等17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区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区社区学院、14所社区学校和98所社区学习中心,组成了三级社区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出台了《关于全财政以人均两元的标准将社区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二是建立了制度化的社区教育推进机制。依托区教育局成立了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社区教育的督促、指导、协调、服务工作,区教育局社会教育科配备一名专干负责实施社区教育各项具体业务,各社区学校、社区学校分校都设立了一名专干,确保了社区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完善了社区教育师资库,全区共选聘、招募了专(兼)职社区教育教师2980人、志愿者11956人,为社区教育工作提供了强大的专业支持。三是建立了多元化社区教育网络。包括区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社区学习中心社教工作网络,社会、学校、家庭社教工作网络,政府职能部门、属地企事业单位、社会公益组织、民间团体的社教工作网络。

、专业引领,深化新时代社区教育内涵

1、创新机制,打造专业师资队伍

2013年,天心区出台文件《关于全面推进天心区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从经费投入、组织保障、政策制度、管理服务等角度全面规范和健全社区教育制度,并首次提出要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打造品质专业、丰富多元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2014年,天心区依托区教育局设立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设置社会教育科负责社区教育具体业务,特有的机构设置让天心区社区学院同时拥有辖区丰富的优质基础教育师资。2015年,天心区出台《关于成立天心区课程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的通知》,依托区基础教育系统名师资源成立了天心区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成员由区教育局机关干部、学校负责人和教育系统名师工作室成员组成,课程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成员有教授级职称6人,中高级职称35人,小高职称58人;有名优特教师8名,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或名师工作室成员共78人。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成立后,天心区继续出台《天心区百位名师打造百堂优课——社区教育“双百”工程活动方案》,由社区教育课程体系专家委员会负责指导和实施“百位名师打造百堂优课——社区教育‘双百’工程”现场授课活动。2016年,天心区继续出台《关于天心区课程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补充名单的通知》,整合社会力量办学和社会知名人士等优势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充“双百工程”师资队伍。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委员会成立后,请来专家就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为主题对委员会成员进行系列培训,全面提升队伍核心素养。

    2、课程引领,构建民生品质课堂

经过前期研发和以社区居民需求的双向考量,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委员会最终研发出“双百”工程课程体系,包括“教育与生活”“家庭教育”、“亲子阅读”、“心理健康”、“运动与保健”、“道德讲堂”、“信息技术”、“高(中)考指导”、“生活与安全”、“摄影”、“音乐”、“书法”、“美术”、“社会时事”15大类别。社区教育“双百”工程最终通过调查民意、确定授课主题、备课、社区学校选课、现场授课、课程评价反馈等环节,将更专业的课程和更优质的服务送到居民身边。

一直以来,天心区社区教育“双百工程”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发展,一方面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基础,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引领和提升居民学习兴趣和需求,在实践中不断诠释新时代社区教育核心内涵,不断丰富完善的师资队伍和逐年推陈出新的课程体系,为居民长期提供专业和优质课程服务。2015年至今,天心区社区教育“双百”工程共送课近1000堂,惠及民42000余人次。实践证明,社区教育“双百工程”现场授课活动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尤其是推出的家庭教育课程、剪纸等传统艺术课程、亲子游戏课程以及结合教育新规推出的入学和小升初、中考政策热点解读课程等等,受到了民众的热烈欢迎,其中前来听课的不少是中青年群体,他们纷纷表示这样的课堂满足了他们目前学习的需要,从中受益匪浅。老师们也表示,在社区上课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和在学校上课的体验是不一样的。

3、注重研训理论与实践相辅相长

随着我区社区教育课程的进一步丰富和品质的提高,截止到今年,社区学校组织开展的社区教育培训主题课程达800多种,2010-2022年,班级培训、讲座近15万场次,培训人数600万人次。其中,老年教育培训150万人次,青少年参加培训110万人次,中青年综合素养培训60万人次,社区企业职工培训80万人次,失地农民培训50万人次,外来务工人员培训80万人次,下岗失业人员培训70万人次。

培训实践与教育科研相辅相成,在长达几年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天心区社区学院以社区教育“双百工程”为主题,进行了省级课题《天心区中小学教师参与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保障机制的实践研究》。研究论文《天心区社区教育基本情况调查研究》和《中小学教师参与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保障机制研究——以长沙市天心区为例》分别在《中国教师》和《教育学文摘》上刊发。天心区还将研究成果:天心区中小学教师参与社区教育课程建设运行的保障机制:包括政策制度、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成果运用到工作中,为社区教育工作实践进一步提供理论科研指导。实践与科研紧密结合,彼此观照、彼此促进,《天心区中小学教师参与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保障机制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的实施为基础教育师资参与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支撑,定格了“双百工程”在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意义。

三、引领需求打造新时代社区教育新品牌

1、吸引社区教育新受众

我区社区教育自2010年启动以来,最初社区教育培训活动的质量不高,市民教育活动更多呈现自发和随意性较强特点。天心区从师资、课程和社区居民学习需求三方面着手制作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通过调研发现,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需求在发展,社区教育对象不再局限于以往的老年人以及寒暑假的青少年为主,自我成长意识很强烈的中青年群体、再就业人群以及弱势群体等成为社区教育涌现出的新型受众,他们对教育需求的主题更明确,更专业。为了满足广大民众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天心区以课程建设为抓手,紧扣社区教育的核心常态工作:市民基础培训,开发出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古典文学、国学与人生、人文艺术等系列主题课程。随着课程的不断丰富,我区的社区教育基础培训对象除了传统的老年人、青少年等群体,还吸引了大量的中青年群体加入到社区教育学习活动中,新的课程、新的学习受众给社区教育培训带来新的活力也赋予了新时代社区教育以人为本的新的内涵。

2探索社区教育新模式

继南城社区成为长沙市首批社区教育精品建设单位以来,2021年我区出台《天心区社区教育精品建设单位工作方案》,打造楚湘社区作为区级社区教育精品建设单位“社区教育精品建设单位”通过前期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有针对性制定方案,出台系列居民需求的课程,满足居民对社区教育高品质的需求,同时探索将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建立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社区学习中心共建共享机制,创新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实现了社区教育服务的品牌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

    3、活动团队常在常新

随着社区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社区学校的活动团队不断推陈出新,这些活动队伍既是品牌亦是日常,让社区居民生活更有归属感和幸福感。如先锋社区学校在社区教育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创建了“先锋论坛”,邀请社会各个领域的精英、名师,以授课、沙龙、主题活动等形式给社区教育工作者提供综合以及专业素养方面的理念与技能的学习,为社区教育工作团队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作为全国终身学习活动品牌和长沙市首批社区教育精品建设单位,南城社区的“老年养教圈”因地制宜引进专业养老机构,采用养教结合的新模式,着力打造老年教育品牌,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生活和文化双重养老,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新开铺豹子岭社区学习中心的舞蹈、唱歌、书法、太极拳、太极剑等多支草根文体艺术队伍应运而生,这些“草根明星”队伍自2011年组建以来,活动已成常态化开展,每年举办“草根春晚”“草根明星艺术节”,成为远近闻名的“草根明星梦工厂”,并获得全国“老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活动品牌”荣誉称号;坡子街的“友谊乐团”成立于2004年,丰富多彩的歌曲、器乐、戏曲等本士文化节目为社区居民送去富有湖湘文化特色的艺术大餐,十余年来乐团为群众爱心义演达400多场次,该乐团来源于百姓、回馈于百姓,是真正属于百姓自己的民间乐团。在学习型城区创建过程中,还涌现出众多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学习活动团队,这些活动团队历久弥新,他们或是老年人团队、或是亲子组合、或是少年成群,不同年龄、不同特点的人们在这些团队中找到自己的精神文化家园。

    4“心空间”架起居民连心桥

“双百”工程服务队伍中,心理健康(家庭教育)课程服务队伍一直以专业的课程水准、真诚有爱的服务态度,长期耕耘在社区教育双百工程送课服务中,用心灵温暖心灵,让美好不断生发,这支队伍成为名副其实的滋养居民心灵的“心空间”。双百工程“心空间”志愿服务团队日日有咨询,常年为社区未成年人提供线上线下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周周有送课,每周为社区居民提供线上或线下心理公益课堂;季季有服务,根据社区需求,每个季度提供主题式心理咨询服务;随时有预约,根据社区需求,提供预约,为有特别需求的青少年、家长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近四年来,开设家庭服务、亲子成长类课程400多节,每周对外开放值班时间45小时左右,年度提供心理咨询辅导400人次。2020年1月,新冠疫情发生,“双百工程”--“心空间”志愿者发布招募令,成立了一支20人的新冠抗疫心理志愿者团队,为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和有需求的人建设积极心态,防止恐惧蔓延。疫情首发前两个月期间,“双百”工程心理健康志愿者团队共接待心理个案咨询1500多人次,其中疫情心理援助、危机干预近100人次,极大缓解因“战疫”时期、“超常”假期带来的群众焦虑、亲子关系紧张、适应困难等心理问题。

为将健康的家庭教育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天心区积极响应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号召,该促进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可以依托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立社区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并出台《天心区“(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工作坊”实施方案》,依托社区设立家庭教育工作坊,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长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陪伴,培育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党的二十大提出,我们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学有所教,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我们深知社区教育必须以服务于人民为根本,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建设“融城核心,璀璨天心”为目标,“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以更优质的社区教育助推城市和谐发展,奋笔书写“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