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章详情

2021年11月

24

-- 收藏 --

暂无图片

-- 打印 --

2021年长沙市天心区社区教育工作要点

作者:谢淼如

浏览次数:1896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2021年长沙市天心区社区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宗旨,以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形成学习型社会为目标,以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制度为着力点,把握“十四五”核心,科学谋划,完成教育规划目标,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一、加强规范化管理,促成有效的管理格局

(一)促成更为实效的管理格局。充分发挥区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功能,真正建立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协调推进的全区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管理格局,创新推进学习型天心建设的举措,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的先进理念,督促各社区学校加大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学习型城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二)抓好各级各项评审评比工作。做好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优秀社区学院、老年教育学习体验基地社区以及市级示范性社区学习中心等的创建工作。在全区继续开展“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优秀学习团队”、“学习型家庭”、社区教育微课程、优秀乡土课程、全民摄影、老年教育优秀案例等项目的评选活动。对社区学校的全年业务完成情况开展年终评比评优工作。

二、整合各类资源,形成丰富的供给体系

(三)拓宽经费投入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社区教育的投入,形成政府投入、社会捐赠、学习者合理分担等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社区教育投入机制,加大对社区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拓宽社区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大力倡导社会机构、社会资本参与社区教育,规划社区教育机构布局, 搭建更广阔平台;树立优质服务理念,增强社区教育机构服务能力, 拓宽社区教育机构辐射范围,满足居民群众学习需求。推进社区教育领域政府购买服务的试点工作,探索通过政府购买、项目外包、委托管理等形式,吸引行业性、专业性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和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社区教育。

(四)推动全市各类资源向社区倾斜。鼓励专家、学者及其他具有专业知识和出色技能的人员兼职从事社区教育工作。根据各社区学校辖区内社会教育资源的具体情况,全区推荐20名社区教育专兼教师充实市、区级社区教育师资库。广泛招募社区教育志愿者,培育和规范管理志愿者队伍。完善社区教育区级师资库和课程库,持续推进社区教育“双百工程”送课活动和“终身学习精品课程进社区”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的素养和生活品质,全年送课100门以上,社区学院加大对社区选课的指导和过程监控力度。

(五)整合数字化网络学习资源。加速推进市“终身教育学习网”网站注册和学习力度,各街道全年新增学习次数不少于500次,每季度不低于120次,各街道全年新增学分不低于400分,每季度不低于80分。推动市级网站课程建设规范化、特色化、本土化发展,鼓励各社区学校积极参与遴选、推选优质社区教育课程资源,为形成一批适合全民的精品在线课程出一份力。参与“长沙终身教育学习网”推广活动,开展社区教育特色竞赛,展示社区教育优秀成果和作品。

(六)继续在基层探索社区教育项目运行,打造区级社区教育精品建设单位。出台《天心区“社区教育精品建设单位”工作方案》,全区选点创建“社区教育精品建设单位”,将“社区教育精品建设单位”打造成为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使之成为履行社区学院教育职能的一个有效补充,并以此为契机激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组织各类社区教育项目,丰富社区教育的资源供给和活动形式,激活全社会参与构建学习型城市的活力,最大限度缓解广大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多样化学习需求与教育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三、扎实锤炼内功,全面提升工作能力

(七)加强理论研究对实践探索的指导。鼓励相关单位结合职能开展专题研究,以项目和课题为抓手,就社区教育发展中带有时代性、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点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具有前瞻性和实证性的研究。继续做好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和湖南省社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有序做好科研培训、项目课题、结题验收等实施环节。组织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课题研究,力求在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上寻求新的突破与创新。联合区内高校及科研力量,积极参与中成协终身教育与学习研究中心(长沙)的科研活动。

(八)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根据上级部署,积极承接全国、全省社区教育培训和开放活动。组织开展社区教育管理者和各类工作者专题培训,注重培训实效,探索实施小班化、精致化培训形式。督促、指导社区学校、社区学习中心开展社区教育培训活动,年初各社区学校、社区学习中心要制定好全年培训计划,由社区学院汇总培训内容(含时间、地点),并上报社区大学。社区学校每月培训不少于2次,并必须具有1个及1个以上常年开展的项目;示范性社区学校、示范性社区学习中心及精品社区建设单位每月培训不少于3次,并必须具有2个及2个以上常年开展的项目。

(九)探索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挖掘、培育社区居民学习团队,参加全市第三届社区教育优秀学习团队评选;探索发挥社区教育的组织功能,以社区教育精品社区建设单位、示范性社区学习中心等为依托,以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通过团队学习、活动体验、文娱体育、参政议政、调解服务等活动,使社区成员凝聚成为组织化骨干学习力量,增进居民学习团队的自治能力,为社区教育注入全新的内涵。

(十)推进各类学习服务基地建设。统筹区域内各类学习资源,促进区域间学习资源开放共享。加快速度打造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环境优雅、富有终身学习气息的社区学习中心,对已创建的示范性社区学校和示范性社区学习中心进行抽查,不合格的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依托社区教育系统,推进城乡社区老年学校(学习中心)建设。深化省、市两级老年教育学习体验基地建设,继续拓展体验项目,探索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为市民搭建起互动式、体验式的终身学习新平台。继续推动社区教育精品社区、老年教育基地建设,为市民终身学习提供便利。

四、做精重点工作,扩大社区教育影响力

(十一)创新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积极参与长沙市承办全国“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筹备工作。总结经验,大胆创新,突破传统形式,深入挖掘,体现区域特色,精心设计终身教育成果展示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组织真正属于广大市民群众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

(十二)重点打造老年教育品牌。重点开发以“健康养生、人文社科、艺术修养、休闲体育、生活雅趣”等系列主题的老年教育课程及学习资源,扩展老年教育学习培训的途径和渠道,扩大老年教育品牌的宣传和影响。社区、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开展各种讲座、学习班,满足老年群体养生保健、手工园艺、传统文化、科学知识等多种学习需求,实现老有所学。

(十三)树立学习品牌和学习典型。打造一批有计划、定期为广大群众提供终身学习服务,具有鲜明特色和一定学习规模,具有良好示范作用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树立一批能够有效带动周围群众广泛参与读书学习、参与成人继续教育,为建设和谐社会和学习型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百姓学习之星。宣传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先进典型,为市民提供更加丰富的终身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激发市民参与学习的热情、营造全民学习的氛围。社区学校全年推荐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不少于1个,百姓学习之星1名。

(十四)增强宣传工作的实效性。利用新媒体和“长沙终身教育学习网”、“长沙社区教育”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社区教育培训活动信息,丰富居民学习途径,积极宣传、推介我区社区教育特色项目、特色课程、特色品牌、特色活动。积极在国家、省市纸质媒体、电视媒体、新媒体上发表各类社区教育文章(含新闻、论文等),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社区教育发展的过程、亮点与成效,切实提高社区教育的社会知晓率、市民参与率和群众满意率。加强对全国社区教育网站的信息报送工作,各区县(市)每年在全国各类社区教育专业网站发表新闻不少于4篇,各社区学校每月向“长沙终身教育学习网”报送新闻不少于2篇,向“乐学长沙”微信公众号报送新闻不少于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