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老年教育 发布时间:2025-01-24 作者:李宗国
收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重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同时,提出了“加强终身教育保障”的重要部署。这是党中央在部署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时,一手抓大中小学高质量教育体系改革,一手抓学前教育、成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保障改革的重要举措,为包含老年教育在内的终身教育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重大进展。为此,涉及老年教育的有关部门和整个系统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力以赴抓好加强终身教育保障工作,推进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
深化教育保障改革,政治立校高站位。《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部署中指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教育引导全社会自觉遵守纪律、遵循公序良俗,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为加强终身教育保障指明了方向。立德育人是老年教育培育“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三有”老人的首要任务,政治立校高站位是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目标。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成为老年教育的必修课和公共课,并持续不断体现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使老年大学(学校)成为传播正能量的快乐阵地、培育“三有”老人的红色基地。要深化教育保障改革,为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首先是教育体制改革。目前,各省、市、自治区的老年教育体制各有不同,尚须建成统一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办、各方协作、社会配合的体制,使老年教育有部门管理、有责任人负责、有场地落实,有经费发展。其次是教育机制改革。主要是学校管理机制、教师队伍机制、人财物保障机制等改革。更重要的是教育法制改革。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确保包含老年教育在内的终身教育的范畴、宗旨、任务、管理及其体制、机制等法律保障都在该法中一一体现,使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有保障,所有涉老教育活动都有保障。
深化教育数字化改革,科技强校高起点。《决定》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保障”。这将老年教育数字化改革提上了重要议程。这是加强终身教育保障的重点举措,既是老年教育的新起点,也是新时代老年教育必不可少的高起点。处于智能化时代的老年教育如果仍旧沿袭原有的模式,没有与时俱进,那么其教学难免会缺少吸引力,高质量发展更无从谈起。《决定》说出了学员的心声,也道出了科技强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深化教育数字化改革势在必行。一要建设数字化环境。要拥有数字化局域网络、计算机教室、智慧教具和熟悉智能化教学的教师等基本环境设施及人员配备。二要开设数字化课程。首先引导学员从“智能手机”“手机摄影摄像”学习起,实施“数字鸿沟”扫盲,再逐步开展“计算机操作”和“短视频制作”等数字化课程,真正让老年大学(学校)走上数字化发展之路。三要启动数字化应用。在智能教育的基础上,要开展智能设备应用教育,如“无人机操控”“智能保健查询”“服务机器人使用”等老年智能服务设备应用,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开放和科技强国的新成果。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规范建校高标准。《决定》还强调: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老年教育要高质量发展,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是必不可少的,要沿着加强教育保障、提升师生素质、健全长效机制的方向全面推进。一要高度认识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性。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近年来在标准化建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推行的创建标准示范校评价工作为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要以此为指导,坚持以评促建,既要完善评价的形式步骤,更要完善标准内涵,致力于以评提质。二要清醒看到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重点是提升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老年教育的工程师。教师的素质通过深化评价改革提高了,老年教育的保障就更可靠了。因此,要把重点放在提升教师的素质上,体现在教书育人的双重素质上,不可偏颇。三要充分明确深化评价改革的目的是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评价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能本末倒置,为评而评,一评了之。而是要通过深化评价改革,建立健全端正师德师风的领导责任机制、制度评价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等长效机制,切实保障老年教育持续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深化教育服务改革,奉献兴校高风尚。《决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六大原则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第二大原则,强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当然也应该是老年教育深化改革的宗旨和目标。老年教育深化改革就是为了老年学员、服务老年学员、依靠老年学员、完善老年学员,既要让老年学员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还要让奉献兴校的高风尚充满校园,惠及社会,为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为此,一方面要尊重老年学员,学员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学员有什么需求,需要开什么课程,添什么设施,办什么活动,学校都要认真聆听,广泛调研,努力通过服务改革让老年大学(学校)的教学课程更加丰富、贴近学员,科技设施更加高效,规章制度不断完善,教育活动鼓舞人心,让学校发展更好地满足学员需求,真正做到改革为了学员、依靠学员、服务学员。另一方面要通过服务改革,形成奉献兴校的好风尚。要让全体师生员工一致认识到:老年大学(学校)是公益单位,从事的是公益性事业,奉献教育、奉献学员是使命担当、责任所在;教师要为人师表,奉献教学师德使然;学员在共享改革成果,奉献服务志愿当先。几支队伍互助奉献,形成良好风尚,必将推动学校工作步入新台阶、驶向新高度,老年大学(学校)也必然会成为新时代终身教育的福地和“三有”老人服务社会的基地。
上一篇:【白马巷社区】联合区社区学院开展防性侵安全宣讲活动 |
下一篇:坚持政治立校 聚焦学员需求 扎实推进老年教育教学和理论研究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