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的位置是: 首页> 它山之石
关于社区教育示范区建设的思考

来源:中国社区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7-03-15 作者:系统管理员

收藏

                        山西省太原市教育局  曲向平

       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建设在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中既承担着探索开拓的责任,同时也发挥着示范引领的作用,因此抓好示范区、实验区建设,对整体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自2001年教育部开展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评选、2008年开展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评选以来,太原市先后有迎泽区被确定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杏花岭区、小店区被教育部职成司确定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成为太原市10个县(市、区)开展终身教育与学习型县(市、区)建设的示范引领。多年来,太原市通过抓基础工作、学习型组织建设、载体建设、舆论宣传等不断加强实验区、示范区的建设,进而推进社区教育工作向前扎实稳步推进的建设。

 

   一、以做好五项基础工作为保障,推进社区教育扎实开展

   自社区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太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五项基础保障性工作着手积极推动,全市上下主动落实,全面推进。

   1、成立机构。太原市的社区教育于1999年启动,当时就成立社区教育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统筹全市社区教育工作;2008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实施意见》(并发〔200818号),全市成立了创建学习型城市领导组,迎泽区、杏花岭区迅速成立区级领导组,推进实验区、示范区建设。2013年,根据《太原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全市成立了由29个部门组成的法定组织机构——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委员会,全面统筹协调全市工作法制化运行,办公室设在教育局。迎泽区、杏花岭区、小店区先后出台《条例》实施细则,成立区级委员会统筹协调工作。随后其他7个县(市、区)及街道(乡镇)也在全市和三个示范区、实验区的带领下设立委员会,从而形成了上下贯通的三级工作机构,全面推动工作开展。

   2、创新机制。太原市高度重视社区教育的统筹协调工作,建立和实施了五位一体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形成了强大的内在动力,从而推动了终身教育和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

   政策制度机制——市委、市政府根据社区教育开展的实际需求,适时出台并实施《关于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制度推动工作开展,做到了“政策制度到位,政策措施有力,政策推进系列化,政策落实成效大”。

   目标任务机制——每年年初,市同县(市、区)、行业企业,县(市、区)同街道(乡镇),街道(乡镇)同社区(村)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工作分工精细,责任明确,扎实推进。

   总结通报机制——学习周、大讲堂、天天课堂、纵横汉字输入法等专题性总结通报与月、季度、年等阶段性总结通报制度相结合,激励社区教育工作者。

   评估表彰机制——全市制定社区教育四级机构建设标准、专项活动考核标准,依据标准进行定性定量评价考核,评先选优,市委、市政府每两年进行一次大型表彰奖励,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法制运行机制——20129月太原市出台《太原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使工作迈入法制化运行轨道。3年来示范区、实验区带头从场地、经费、人员、活动等多方面贯彻落实《条例》要求,推进全市工作在法制护航下稳步向前推进。

   3、落实经费2011年,全市10个县(市、区)全部落实人均1元的社区教育专项经费(含国家贫困县娄烦和省级贫困县阳曲),其中小店、杏花岭、迎泽三个城区率先示范,以人均2元的标准为工作推进提供了经费保障。《条例》实施后,2013年以来,10个县(市、区)在示范区、实验区的引领下,全部落实了人均2元的社区教育。

   4、阵地建设。太原市社区教育的主阵地是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1084所四级社区教育机构。全市依托市电大成立社区大学;10个县(市、区)以不同形式成立社区学院;街道(乡镇)社区学校以及社区(村)分校主要依靠整合驻地单位资源与社区互动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其中,杏花岭区社区学院拥有完全独立的场地,小店、迎泽、晋源、尖草坪、古交等几所社区学院则通过整合教师进修校、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资源拥有了相对独立的办学场地,其他县(市、区)的社区学院也已经依托老年活动中心、党校等机构挂牌开始工作。而社区一级依托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定时向社区开放资源,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则为社区教育场地建设找到了新路子,极大地缓解了社区居民学习活动场所难题。

   5、网络建设2006年太原市委、市政府依托太原电大开通太原终身学习网,为市民搭建起一个免费的公共学习服务平台;2011年、2014年,网站先后进行了两次大型升级改版,首页界面简介化,功能管理扁平化,操作细节人性化,1+N(一个市级主网,10个县(市、区)虚拟子网)的网站模式实现了横向与行业资源共享,纵向与县(市、区)共建。其中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在各自的子网上不断尝试创新,推出特色活动版块,引领者全市数字化学习工作的前进。2014年,小店区更被评为“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成为了山西省第一个跻身于国家级的数字化学习先行区。2013年通过各级社区学院向全市免费发放的“太原市全民终身学习卡”,实现了对学习者终身学习过程及成果的动态记录,为建立个人终身学习档案、探索“学分银行”建设、逐步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成果的转换与认证、搭建市民终身学习“立交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科教兴区、学习型城区评估为抓手,推进国家示范区、实验区建设

         为了推动太原市社区教育,加强示范区、实验区的建设,我们根据国家示范区、实验区建设的标准,结合全市工作实践,先后制定了科教兴县兴乡标准、创建学习型县(市、区)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2004年开始科教兴县兴乡工程,2005年、2006年、2007年,迎泽区、杏花岭区、小店区分别通过了科教兴区评估验收;到2009年,全市有7个县(市、区)分别通过省“科教兴县”评估验收,占全市县(市、区)的70%50个乡镇成为科教兴乡先进单位,占全市乡镇总数的93%,全市科教兴乡兴县工程也全面完成。

   2003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创建学习型企业标准》;2004年,市教育局、民政局、文明办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创建学习型县(市、区)标准等五个标准的通知》,学习型组织进入标准化创建。2010年,全市在科教兴县兴乡、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实践工作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创建学习型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企业的评估指标体系,将全市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推向了评估验收阶段。《条例》实施以来,全市根据《条例》和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北京宣言》的精神及多年评估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先后两次对《太原市创建学习型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认真修订,在评估要素、赋分权重、评估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调整,更加侧重终身教育与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的基础建设、工作落实及特色内涵建设,通过修改指标、调整侧重,完成了学习型组织建设工作重点的转移与导向。截止2014年底,全市共完成4个学习型城区、47个学习型街道(乡镇)、347个学习型社区(村)、46个学习型企业的评估验收。市委、市政府予以表彰奖励,以上两项评估工作的持续开展,全面推进了国家示范区和实验区的建设。

  目前,晋源区正在积极准备申报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迎泽区也正在积极准备申报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市的终身教育与学习型城市创建工作呈现出相互学习、争先创优的良好态势。

 

三、以学习周、大讲堂为载体,推进国家示范区、实验区建设

        近年来我们以“强化全民终身学习服务意识,持续推进学习型城市创建”为工作理念,积极打造具有太原市本土特色的创建载体,形成了以学习周为集中展示,以全民终身学习大讲堂和天天课堂为贯穿延伸的三大载体,推进示范区、实验区及各县(市、区)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引导全体市民进行终身学习,形成了领导机关带头参与,企业农村广泛参与,学校社区互动参与,困难群体帮扶参与的全覆盖模式。

学习周20062014年,太原市委、市政府连续举办9届学习周并连续9年荣获全国优秀城市组织奖;2009年承办了全国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总开幕式;2011年,制定《太原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考核指标体系》,全市10个县(市、区)及各街道(乡镇)也开始举办学习周启动仪式,学习周活动从全市真正深入到基层;每年学习周期间,参与单位均达三千余个,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八千余项,参与市民超240万,并年年创有新特色,年年呈现新风貌,在全市掀起了全民学习、崇尚知识的新风尚。

大讲堂:由太原市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委员会继续主办,太原社区大学组织实施,承办单位来自全市各县(市、区)、各行业、各单位,每月举办30多场,月初《太原日报》设专版公布课表,面向全体市民免费举办。《条例》实施以来,市直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持续开展全民终身学习大讲堂活动的通知》,制定了考核细则,进一步规范了大讲堂的举办,使之真正成为全民终身学习的一大品牌。全市自2010年启动以来连续举办5551835场,承办的单位达308个之多,现场听众逾45万人次的记录,并通过报纸、书籍、电视、网络等手段辐射到每个市民,形成了力度大、平台大、范围大、兴趣大、空间大、影响大的“六大”特色;荣获了2014年全国“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活动品牌”。2015年,全市下发《关于建立全民终身学习大讲堂基地和完善专家讲师团队伍的通知》,整合全市优质社会教育资源,提升大讲堂的品质。

天天课堂20142月全市下发《关于开展全民终身学习天天课堂活动的通知》(并终社办字〔20141号),在每个社区(村)启动了全民终身学习天天课堂工作,再次创新了太原市全民终身学习载体。文件要求每个社区(村)每周至少举办一次活动,活动层层上报到太原社区大学,课表每周在《生活晨报》、太原终身学习网上公布,使终身教育覆盖到全市每个角落,为市民提供更为便捷的教育服务,打造太原市“十分钟全民终身学习圈”。同时,自活动开展之初,就明确制定了举办要求、考核制度及经费支撑,保障了这项活动的规范开展。

        月月举办的大讲堂、周周开展的天天课堂将年年举办的学习周常态化、制度化、系列化,丰富了学习内容和形式,扩大了学习受众人群,延伸了学习时间和空间,共同形成了全市自上而下的三大活动载体。天天课堂重在贴近市民,点多面广全面覆盖,大讲堂重在提升质量,精心策划打造精品,学习周则重在提供舞台,优中选优集中展示,从而形成了“年年有学习周”、“月月有大讲堂”、“天天有学习课程”的发展态势,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向深入内涵发展。

 

四、以舆论媒体宣传为助推,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自创建工作伊始,市创建办便积极联合媒体对终身学习与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进行常态化报道、联动化传播,营造终身学习的氛围,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到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中。2008年《关于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实施意见》中在明确各部门创建任务的同时,也明确了新闻媒体的宣传责任,到2012年更是写入《太原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中,将媒体舆论宣传的喉舌作用提高到了法规的高度去要求。从立法前以政策保证其常态化到立法后以法律保证其常态化,太原市对学习型城市创建工作的舆论宣传从未松懈。

        每年学习周,《太原日报》都有全民终身学习和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理论专版;每月的大讲堂课表都在《山西晚报》、《太原日报》、《太原晚报》、《生活晨报》等报纸上占有固定版面登载,电视台专栏播放讲座;每周天天课堂,课表与精彩活动均有专版登载报道。市教育电视台、太原市终身学习网录播、上传学习周和大讲堂内容,方便市民随时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条例》实施后,太原日报开设“推进全民终身学习 创建学习型城市”专版,太原教育电视台开设全民终身学习电视大讲堂专栏,为全市终身学习与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做好宣传工作,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太原晚报、生活晨报、太原电视台、山西电台、享学网、太原终身学习网、三晋出版社、山西省人民出版社等单位也纷纷对太原市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进行联动式宣传,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学习与建设氛围。

 

五、以理论研发为引导,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太原市一直以理论研发为先导,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印证与补充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向前迈进。自2009年以来,太原市先后 编著出版了以《创建学习型城市太原在行动》,太原市创建学习型城市《运行与评价》、《全民终身学习大讲堂荟萃》、《邮票特色课程——伟大祖国》系列丛书、《创建学习型城市法制化运行——<太原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百问百答》为代表的理论研究成果。2013年,太原市组织课题组历时一年,编著出版了《太原市学习型城市建设发展报告》(中英文对照)、《太原市学习型城市建设案例诊评》,并制作了《太原市学习型城市建设纪实》(中英文对照),对全市学习型城市建设实践进行了理论层面的系统总结,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找出问题,探索突破发展瓶颈的路径。

   近年来,各县(市、区)也积极开展区域文化特色研究,小店区、杏花岭区、迎泽区先后编撰了《汾东古韵》、《杏花春雨》、《孝行天下》等数十门乡土特色教材;杏花岭社区学院同全市社区大学合作成功申报了虎啸诗社、三桥文明市民学校等全国社区教育特色精品课程;2011年,杏花岭区、迎泽区、小店区承担了国家级社区教育课题,分别从特色化社区教育格局、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管理三个不同的角度探索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新思路与新途径,并于2014年底圆满地完成了课题。

上一篇:积极搭建老年教育平台,全方位服务老年人群
下一篇:只需三步清理肠道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