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的位置是: 首页> 理论建设
社区教育发展三人谈

来源:享学网 发布时间:2013-06-17 作者:宋亦芳 汪国新 金德琅

收藏

 

[摘要]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阵地,我国社区教育经历了近30 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提升市民素养、促进社区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社区教育要向纵深发展,仍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鉴于此,我们有幸以耕耘在社区教育前沿的专家身份,应《中国成人教育》杂志邀请,聚焦社区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策略各抒己见,并由教育部社区教育专家、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全国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陈乃林指导点评,试图引发社区教育界对社区教育发展的深层次思考。

[关键词]社区教育发展;问题;三人谈

[作者简介]宋亦芳(1959-),男,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成人教育管理、社区教育管理等;汪国新(1963-),男,杭州市成人教育研究室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浙江杭州310003);金德琅(1952-),男,上海市普陀区社区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成人教育、社区教育。(上海200062)

一、社区教育管理体制与机制问题

  宋亦芳:从管理机制来看,社区教育还没有形成政府管理层面的多方协同格局

  目前,我国的社区教育还处于政府强势推进阶段,在这个特定时期,任何政府管理的缺失或弱化,都会使社区教育受到很大影响。具体来说,我国各地社区教育主要由教育部门牵头及相关部门参与和配合,也有的地方基本是教育部门主抓。而教育部门的功能限制和社区教育本身的开放性,决定了教育部门在诸多方面统筹和管理社区教育有些力不从心,而相关部门的缺位或不配合,将会使社区教育的持续发展乏力。

  强调多方协同机制的原因是,第一,社区教育是教育部门从体制内走向体制外管理的一项教育活动,但这并不是简单在社区里再办一所学校,也不单是学校教育在社区中的复制。随着市民学习需求的多样化,社区教育完全超脱了学校教育的范畴,变得更加开放和灵活。第二,社区教育与社区文化建设、文明建设、社区管理等密切相关,与社区内各种学习型组织建设更是密不可分,社区教育与方方面面有着广泛的联系。第三,社区教育的政策和制度建设,与各相关部门息息相关,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尤其是这些政策和制度的执行更需要各个部门的全力支持。第四,社区教育资源运行,来自于各个方面。我们现在都说社区教育要资源整合,教育部门的资源是一个方面,而文化部门、工会、机关等,都有很多属于教育性的资源,没有一定范围的整合机制,这些资源是很难为社区教育所用的。

  现状是,现在各级政府对社区教育的管理不是不强,而是没有形成共同的协同机制。一方面,教育部门积极统筹各方力量,但相关部门由于对社区教育的认识不足,所以参与的主动性较弱,多数是处于“被动”参与的状况;另一方面,各相关部门往往从部门利益出发,不是形成合力、相互配合,而是分而治之、互相推诿,甚至相互制约;还有,社区教育在成为教育部门职责的同时,并没有成为相关部门的职责所在,虽然相关部门是社区教育管理体系中的成员单位,但只是挂了个名头而没有真正介入和参与,有些部门甚至认为,社区教育对他们来说是“多出来的事”,是可以“有所不为的事”。因此在很多地区,当社区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教育部门试图依托相关部门的力量来进一步扩大社区教育成果、进一步拓展受众面时,就变得举步维艰,即产生所谓社区教育的“高原现象”。因此,社区教育需要建立科学的运作程序,参与社区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要各司其职,这样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才能实现真正的优化。

  汪国新:从宏观管理层面来看,社区教育尚无架构上的顶层设计

  近三十年来我国社区教育的最大成绩,就是在教育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全国部分地区不失时机地开展了实践探索,实验区和示范区的评比工作极大促进了基层社区教育实践的进程,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实施为社区教育内涵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我党制定政策的优良传统。但是,如果不把底层创造的经验做法,在“顶层”加以认可,予以合法化,给予完善推广,任其自然生长,就会贻误时机,影响全局的和谐健康发展。如果能从人民的最高利益和建设小康社会出发,站在国家的层面,对未来中国社区教育进行整体谋划,以全局视角对发展社区教育的各方面、各层次、各种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对制约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全局性、关键性问题进行顶层判断,提出解决的整体思路和框架,以此作为规范各部门工作职责、协调各部门关系的依据,就能够真正把“大力发展城乡社区教育”变成“时时、处处、人人”可学能学的学习型社会的现实。

  进行社区教育顶层设计的不应该是教育部门。如果说现行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是一条“线”的话,那么,社区教育是一个“面”或一个“体”,社区教育是完全不同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教育形态,它是“基于社区、为了社区、由社区提供”的非正规教育,街镇和社区才是实施社区教育的主体。现行教育部门只能为社区教育提供有限的服务而不能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应该有一个能统筹协调宣传、教育、民政、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部门力量的中央及省市级机构,进行社区教育顶层设计和管理。

  目前,我国还没有社区教育的顶层设计,省和设区市也都没有把社区教育工作纳入整体发展规划,不少省市的社区教育仍然是空白,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极不相称。

  金德琅:从体制建设来看,社区学院的运作还存在种种制约和不足

  社区教育体制建设的平衡点,还在于体制内的各个方面权、责、利的统一,社区教育的体制建设从其核心内容来看,是作为区级层面社区教育机构的社区学院的构建。目前,从实际推进来看,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依托原有区级层面的成人高等学校(如业余大学),实现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这种形式的优势在于具有较为坚实的办学基础、较为成熟的管理制度和经验、较为优质的师资队伍,并且占领了区域的成人教育高地,可以以此向社区教育实现教育资源的辐射。同时,营造共建共享机制,互相促进体制、联动运行机制,使从事社区教育的师资有较强大的后方支撑,有较稳定的工作环境,有较畅通的晋升职务渠道,从而使社区教育具有快速、稳步推进的动力。这种形式在大、中城市具有较好成人教育基础的地区得以存在,但其缺点是在成人教育、社区教育两者运行发展时不能处理好其平稳点时,会出现成人教育挤压社区教育的不良倾向,这是在实际运作中必须避免的一种倾向。

  另一种形式则是建立独立建制的社区学院,其最大优势在于具有独立的管理班子和队伍,可以专一地集中力量,开展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务推进。但从目前现状看,其缺点在于较难扩大社区教育规模,由于教师待遇较难提高、晋升渠道无法落实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师资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优质教师难以汇聚、难以稳定。从我国情况看,这两种形状,各显其能、各展其优、长期并存、共同发展恐怕是一种客观事实,也是教育行政部门明智的策略取向。

  陈乃林点评:体制机制是社区教育发展中的重点,也是难点问题。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体制机制为重点,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诚如三位专家指出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和政府层面的顶层设计是关键,建立政府统筹下多方协同机制是一个重要维度,而协调好处于区县级层面的社区学院体制则是一个重要环节。

二、关于社区教育的认识问题

  宋亦芳:从社会各方对社区教育的理解来看,还存在诸多偏颇,严重影响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认识引导走向。社区教育需要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而对社区教育的认识和把握,直接关系到我们开展的是怎么样的社区教育。从学术界、管理层、基层社区、市民对社区教育属性、功能等问题的认识来看,可谓百花齐放。但笔者认为,在社区教育认识上确实存在一定的偏向。

  一是社区教育的“学校化”倾向。这种倾向认为,社区教育是把学校教育转到了社区,即所谓“社区的教育”“社区里的学校教育”等等,“学校化”认识的核心是强调社区教育的“教育属性”,把主要精力放在办一所颇具规模和条件的学校上,放在打造社区教育“精品课程”、强调“教学规范”上,有些地区教育管理部门也热衷于搞“高、精、尖”的社区教育评比。应该说,这些做法在社区教育发展中本来无可厚非,也是不可或缺的,但如果忽视社区学校对本地区社区教育的辐射作用、枢纽作用、桥梁作用,就会大大限制社区教育的空间。社区教育是实现“人人、时时、处处”可学的教育,并非单纯在社区里建一所学校的问题,社区学校不但是社区教育的办学阵地,更是社区教育的辐射源。

  二是社区教育的“娱乐化”倾向。这种倾向认为,社区教育就是指市民休闲娱乐活动,或者是这些活动的简单叠加;这种倾向还认为,社区教育的主要指向人群是老年人,忽视了社区教育对辖区内各个层面人员的重要性,尤其忽视社区教育对在职人员、下岗人员、外来人员教育培训的作用。据从全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全国社区教育课程评比了解,参评的课程绝大部分是休闲类课程。这既是一种客观事实,也是一种普遍认识,但这并不能代表社区教育未来的主要走向。社区教育除了为市民休闲娱乐服务外,更应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在社会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忠海指出的:“社区正在逐步成为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从而也要求社区教育回归为社会发展行为,恢复它姓‘社’的本来面貌,与社区发展纳入同步发展轨道。”

  三是社区教育的“泛化”倾向。这种倾向认为,社区教育可以包含除国民教育以外的所有教育内容和人群,包含社区中的所有群众性活动以及各种教育活动,等等。“泛化”倾向无限增加了社区教育内容,正如人们所说“社区教育像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这种视社区教育为包罗万象、包打天下的认识,其实是将社区教育与社区活动混为一谈,而将真正的社区教育内涵弱化了。“泛化”倾向无限扩大了社区教育职能,认为社区教育要体现“全员、全程、全方位”就应办社区内的所有教育。事实上,社区作为社区教育的主体,并非直接去办所有教育,客观上也做不到,而是应该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加强各类教育之间的相互衔接,建立覆盖各类人群的多渠道、全方位的社区学习服务体系。

  汪国新:从研究层面来看,社区教育尚未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

  我国的社区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新形势下大力发展城乡社区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更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社区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社会的建设中已经和正在发挥着其特有的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作用。社区教育的实践是丰富而生动的,但是,如果不把生动的实践与人们的首创精神上升到理论上进行认识,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社区教育的科学理论体系,对更大范围内的教育实践进行有效指导,那么,社区教育的效益会大打折扣。

  活跃在社区教育科研前沿的老一代专家学者潜心探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社区教育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他们的治学作风和敬业精神成为中青年人学习的标杆。但就全国而言,科研骨干队伍没有形成,专家团队青黄不接现象严重,合作研究的机制不全,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没有形成,社区教育研究的力作不多,推广应用科研成果的力度不大。社区教育的科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这一系统工程,需要有一大批研究者扎根社区教育基层第一线,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满怀激情地开展理论创新,系统地问答我国社区教育的基本问题和前沿问题,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社区教育理论框架和实务策略。

  金德琅:对社区教育理念的思考,离不开“学习型社会”这一概念,而目前对社区教育的认识正是缺乏正面引导

  “学习型社会”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教育家罗伯特·哈斯钦提出,他在1968 年出版的《学习社会》一书中,对学习社会做了如下的定义:“学习社会不仅为处于人生任何阶段的每一个成年男女提供闲时的成人教育,而且社会的价值成功地实现了转变。学习社会的目的是学习,是自我实现,是成为人,而学习社会的所有机构或制度都以这一目的为指向。”解析这一理论表述,可以清晰地看到,学习型社会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首先,它既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概念,又是一个全民学习的概念,学习型社会将为“人生任何阶段”“每一个成年男女”提供闲时的成人教育;其次,学习型社会的社会价值应当向“学习、自我实现和成为真正的人”这一目标转移;还有,学习型社会应以“学习、自我实现和成为真正的人”作为一切机构和制度的指引方向。而社区教育正是学习型社会的有机组成,其理念必定彰显上述特征。

  哈钦斯的另一个观点则认为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的急剧增长,已使人们无法用当今的技术去培养未来的工作者,人们唯一可以采取的教育对策是通过终身教育使人的理性得到培养,心智得到发展,使人成为人,以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由此,在学习型社会中,首先要实现价值观的转变,这个转变要实现从以“工作”为目的的社会价值观转变为以“睿智、快乐、美好的生活”为目的的价值观。而这也正是社区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

  在社区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今中国,对“学习型社会”的审视和思考,为对社区教育的理解和探究,提供了崭新的视域。社区教育的理念可以并且应该从“学习型社会”的概念中取得理论支撑、行动途径和智慧源泉。很有可能,哈钦斯倡导的“学习型社会”理念,首先在我国的社区教育领域取得突破和推广。

  陈乃林点评:“是什么”“怎么办”,是认识任何一个事物的两个基本问题。社区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实验探索,应该有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社区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宋亦芳教授从指出社区教育的“学校化”“娱乐化”“泛化”等误区,指向科学的社区教育发展之路;金德琅教授指出从学习型社会的高度和视域,来审视社区教育本质与旨归,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论的启示;汪国新主任则进一步提出了“系统地问答我国社区教育的基本问题和前沿问题,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社区教育理论框架和实务策略”的重大任务。我国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应该有决心、有信心,为之付出,为之奋斗。

三、关于社区教育参与率问题

  宋亦芳:影响社区教育参与率的关键,是社区教育的服务体系不健全以及市民对社区教育的认同度不高

  随着社区教育的不断发展,市民参与社区教育的热情不断增长,受众人群不断提高。与普通教育不同,我国目前还没有准确统计社区教育参与率的系统,所以参与率一直是一个难以确定的数字。但总体来看,我国社区教育的参与率不高,社区教育资源大量用于为那些“老面孔”服务,各个地区参与社区教育人群难以拓展,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原因之一,社区教育的服务体系与市民需求仍有距离。从教育环境来看,近年来,我国各地都建设了较为先进的教育基地,如社区学校、社区文化中心、培训学校等,但普遍远离市民不便于学习,而贴近市民的教学点却普遍条件较差,难以满足需求;从教育内容来看,教育培训项目由教育者主观打造的居多,内容与学习需求脱节,市民学习的选择性较差;从教育宣传来看,市民获取学习信息的渠道相当有限,社区还没有建立起一条教育资源与市民学习相互连接的桥梁;从教育手段来看,市民学习的手段较为单一,而先进的学习手段(如基于数字化的学习)难以推广;从教育指导来看,社区尚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民学习服务团队,社区教育志愿者、专业者服务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总之,参与率的提高有赖于社区教育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

  原因之二,市民对社区教育的认同度还不高。从主观上来看,鉴于相当的市民对学习的认识不足,本身不愿意参加学习的不在少数。同时,对学习的效应缺乏“正体验”,学习的直接效果不明显,所以学习动力不足。从对社区教育的信任度来看,市民认为社区教育的质量不高,组织松散,尤其对社区教育中的技能培训的质量心存疑虑。还有,社区教育开展的各类培训、讲座、讨论、宣传等活动,社区市民很多属于动员式的“被参与”,本身参与的意愿不明显,这与社区教育的内容及其确定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应当说,社区市民既是社区教育的受益者,也是社区教育最重要的参与者,没有社区市民的广泛参与,社区教育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所以,真正提高参与率的内动力,就是通过不断满足市民的学习需求来提高认同度。

  汪国新:从实践层面来看,目前社区教育市民参与率不高,而最佳切入点就是大力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

  社区市民通过参与社区教育,能学到可借以改善目前和未来生活质量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念。通过参与社区学习,可以更好找到获取资源的新的可能性,更好地使用可支配的资源来实现自己的抱负。近几年在全国部分地区,轰轰烈烈地开展了社区教育。但深入实际考察会发现,社区教育工作者勤勉付出与教育效果之间不成正比,社区教育工作者作为社区教育的促进者,付出大量艰辛的工作,常常得不到市民的认可。即使在全国社区教育的实验区和示范区,市民主动参与到社区教育中的积极性并不高,社区教育的影响面较小、社会知晓度不大。社区教育的生命在于市民的自主参与,参与度不高,是社区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人的成长发展的未完成性,决定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是愿意学习的,而社区学习的参与率却不高,究其原因,是我们教育内容和形式不能满足市民实际需求,成人学习规律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社区市民学习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正规教育的“大一统”的办学模式和灌输式教学方式,用在社区教育工作之中,市民当然不会认可。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以共同兴趣为导向的小团队学习,即在社区学习共同体中学习,很受市民的欢迎。因为这种共同学习,它是真正以人为本的契合人性的成人学习,它尊重个人兴趣和学习需求,参与者之间能够进行自由开放的思想交流、经验和知识的共享,在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目前,要提升社区教育参与度,其最佳切入点就是大力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

  金德琅:要着力解决社区教育中有效需求低迷、流动周转不灵的局面等问题

  社区教育是一种全民教育,但不能否认这样一种现实,随着我国进入老年社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老年教育将成为社区教育主体的局面将不会改变。我认为社区教育不应也无须刻意划分老年教育和社区教育的界线,而应从老年教育中汇聚社区教育的人气,使社区教育取得蓬勃发展。社区教育的参与率不理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有效需求尚处低迷,老学员滞留新学员难进,流动周转不灵的局面明显存在。

  对此,我认为还是要深入开发、引导社区民众的学习需求,开挖新的学员群体,扩大社区教育受众面,如上海市各区的社区学院,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各项培训活动就很有特色。针对社区教育老学员滞留周转不灵,有的学院实施了分流的方法,他们和社区学校、社区学校与教学点联动。一是让学有成效的学员下达社区学校、社区学校办学点担任辅导员或兼职教师;二是组织学员沙龙,学员结业后可在其中施展才华;三是组织学员团队供学员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四是少数学员留班成为班级中坚力量、辅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这些举措,让社区学院置换出新的空间,扩大了新学员入学率。有些学院还针对残疾人建立残疾人教育中心、开展残疾人教育需求调查,组建了残疾人教育志愿者队伍,把教育送达残疾人集中的福利工厂。

  学校探索建立学校、残联、企业三结合培养模式,在此推动下,残联出台了残疾人教育学费全部报销、提供用餐旅费补贴等政策,学校还建立视障、听障和其他残疾人共同学习的多功能教育设施,教育设施达到了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这些举措有效提高了社区教育参与率。

  陈乃林点评:针对社区教育参与率不高的问题,专家们分别提出了调动居民自主参与积极性,大力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扩大教育受众受益面,满足居民有效需求;改进教育内容形式,提高居民认同度,健全支持服务体系等建设性意见,对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办好市民满意的社区教育,具有针对性、指导性。


 
上一篇:济南天桥区社区教育简报 2012年第4期
下一篇:[北京] 西城区实现社区教育学校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