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的位置是: 首页> 新闻资讯
【浏阳】长兴社区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将慈善基因融入社区肌理

来源:浏阳社区学院 发布时间:2025-10-21 作者:浏阳社区学院

收藏

在湖南省浏阳市关口街道长兴社区,一场关于社区慈善与基层治理融合的创新实践正在悄然改变着社区居民的生活。这个常住人口超3万、老龄化率达20%的社区,通过创新“1+5+N”慈善工作模式,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居民共建”为运作机制,编织成一张温暖的民生保障网,形成了社区慈善与基层治理协同推进的良好格局。

创新机制:构建社区慈善工作体系

面对人口密度高、老年群体占比大的治理难题,长兴社区构建了完善的“1+5+N”慈善工作体系。该体系以“长青藤志愿服务联盟”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围绕专业团队、社区基金、资源需求库、服务项目、实体阵地五大核心要素,创新多元参与、资源整合、项目运作等多项机制,让慈善理念深植社区肌理。

特色服务:精准对接居民需求

社区培育的12支特色志愿服务队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暖阳在线”“银发妈妈”“邻里帮帮团”等队伍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将贴心服务送到居民身边。其中,“一个人的剧场”专属演出已走进30余户空巢老人家中,传统戏曲与太极表演成为独居老人每周的期待;连续开展11年的“阳光宝贝”寒暑假托管服务,今年已为120余名学生筑起安全港湾;“笨爸爸工作坊”通过每月主题亲子活动,让家庭教育中的“父爱缺失”逐渐转化为“共同成长”。

多元筹资:保障慈善可持续发展

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创新筹资机制。社区通过“红色月台”捐款箱、线上线下联动的“睦邻长兴”众筹平台,将公益触角延伸至每个居民生活场景。爱心停车收益、公益商铺反哺、消费捐赠等“自我造血”模式,使社区基金累计筹款突破200万元。这种“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居民共建”的三位一体模式,既保留了传统慈善的温度,又注入了市场机制的活力。

实体阵地:打造便民服务空间

实体服务阵地的精心布局让慈善服务看得见、摸得着。占地近千平方米的“善爱港”居家养老中心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日间托管服务,每日用餐人数超80人,8元爱心餐与康复理疗服务构筑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藏书8100余册的社区图书馆接连获评省级、国家级“书香社区”,成为居民的精神家园;心缘精神康复会所每月开展的助残活动,让特殊群体重拾生活信心。

实践成果:基层治理成效显著

三年来,长兴社区累计实施公益项目32个,解决排污漏水等民生实事50余项,帮扶困难群众6000余人,先后荣获“全国暖心工程优秀服务站”“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全国敬老文明号”“湖南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湖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等多项荣誉。

社区党总支书记刘英表示,这些成绩的取得,坚持党建引领是根本保障,多元参与是力量源泉,项目精准是关键所在。长兴社区正以“人人可慈善、处处可参与”的生动实践,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上一篇:一堂“穿越时光”的课:中学生探索代际密码,解锁亲子沟通新方式
下一篇:【浏阳】党建“523”助推社区服务与教育,绘就洞阳民生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