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的位置是: 首页> 它山之石
强化社区教育资源 整合推动学习型木渎建设

来源:享学网 发布时间:2014-04-04 作者: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社区教育中心校 周文静

收藏

强化社区教育资源 整合推动学习型木渎建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当代人已日益把学习作为全社会经常化、普遍化、制度化的行为,建设学习型社区也就日益成为一个富有时代精神的战略要求。

  社区教育资源是指用于开展社区教育,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教育自身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各类资源。社区教育资源一般来说可分为三大类:显性教育资源、隐性教育资源和无形教育资源。显性教育资源即为社区内的各级各类学校、培训机构、教育场所等;隐性教育资源即为社区内的公共场所、文化站、图书馆、医疗站、宣传窗、人文历史等;无形教育资源即为社区意识、社区归属感、良好的社区氛围、社区互助等。学习型社区的构建需要一定的资源基础,在目前我国教育资源仍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情况下,充分挖掘目前所有的资源,通过整合使它们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是构建学习型社区的基本方式和途径。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是社区教育管理要素整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区教育功能整合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学习型社区形成的一个基础。

  木渎镇地处太湖之滨,灵岩山麓,是一个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镇,也是太湖风景区主要的园林古镇和吴中区乃至苏州西部地区的工业、商贸、教育、文化重镇。全镇总面积62.28平方公里,总人口28.60万,其中常住人口8.09万,流动人口20.51万,下辖9个村、9个社区(居委会)。区域内有高级中学3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6所,幼儿园6所,民办学校9所,社区教育中心(成教中心)1所,党校1所,老年大学1所,以及文化中心和18所市民学校,具有丰富的社区教育资源。加强对这些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将会更进一步推动学习型木渎的建设。

一、科学整合社区教育公共资源,实行开放共享制度

  木渎镇自2008年成功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乡镇”以来,紧紧围绕“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科学发展理念,不断深化社区教育。2011年,木渎镇制定了“建设学习型木渎三年行动计划”。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居民素质和社区软实力,木渎镇党委政府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发挥辖区内中小学校、老年大学、各村(居委会)市民学校等社区教育公共资源的优势,实行公共资源开放共享制度,以有效地满足居民的需求。

  1.建立健全资源整合工作机制。为保证社区资源整合工作的顺利进行,镇党委政府实行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共同抓的制度,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社区教育委员会与区域内所有中小学和几十家单位签订了《木渎镇单位教育资源对社区开放协议书》,从而确保了各企事业单位操场、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房等教育资源全方位向社区居民的开放,使社区教育服务范围涵盖了社区文化、社区体育、社区卫生、社区教育等诸多教育领域,从而为全方位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提供了载体和便捷。这样就打破了部门界限,确保社区教育资源规范、有序地向社区居民开放。

  2.利用公共资源,使各类设施发挥最大效益。木渎镇的隐性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使这些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对创建学习型木渎起了一定的作用。①利用木渎镇现有的广场资源,如鼎城广场和天虹广场等,广泛开展广场文艺教育活动。每年5月、10月都开展广场文化月活动,同时还举行藏书羊肉节、迎新春等大型广场文艺活动。近3年内,全镇共进行广场文艺活动38次,参加活动的市民达17万余人次。②利用灵岩山、翠坊公园、木渎公园和辖区内的其他小游园开展体育锻炼活动。门球、太极拳、健身舞、木兰拳等体育锻炼活动在这些场所随处可见,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营造了和谐的社会风气。③利用辖区内各类学校组织开展各项社区教育活动。利用学校内的多功能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电脑房、体育场等场所开展健康教育、科普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技能教育等适合社区特点的教育文化活动,共享教育资源,将学习与生活相融合,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

二、合理整合社区教育人力资源,深化社区教育活动

  社区人力资源是社区中的一个重要资源,主要包括社区教育专兼职干部、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以及社区教育志愿者等。

  1.发挥社区教育专兼职干部的作用,能有计划地发动并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木渎镇社区教育委员会每年年初都制定切实可行的木渎镇社区教育工作计划,并要求木渎镇各市民学校根据木渎镇总的社区教育工作计划制定适合自己村或者居委会的社区教育工作计划并贯彻实施。每年年终时,对一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并找出不足之处,以待下一年改进。

  2.发挥专兼职教师的作用,加强科普教育;为群众提供科教、文体、法律、卫生等知识辅导。木渎镇社区教育中心的每一个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都与村(居委会)实行挂钩制度,具体指导各市民学校的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各市民学校聘请有关科教、文体、法律、卫生等方面的兼职教师,加强对社区居民的科普知识教育,全面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专兼职教师全面负责指导“木渎镇万名市民读书月活动”和“木渎镇全民学习节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营造“人人读书、终身读书、读书受益”的读书氛围,组织全镇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进一步丰富精品项目的内涵,创新载体、做实做强,提升市民的精神生活质量;进一步常态化开展读书活动,使爱阅读成为木渎市民的价值观念,成为木渎人的生活方式,成为创建学习型木渎的有效载体。

  3.发挥社区教育志愿者作用,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志愿团队是一支社区建设的生力军,他们能够给社区带来新鲜的空气,开展一系列活动。木渎镇建立了社区教育志愿者资源库,把木渎镇各个层次零散的、不成体系的志愿者们联合起来,形成社区教育志愿者系统,统一管理、统一调配、有效沟通、相互协作,从而实现社区教育志愿者资源的最优配置,促进社区教育持续有序开展。

  木渎镇共有巾帼志愿者、文艺团队志愿者、反邪教志愿者、科普教育宣传志愿者等二十几个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近几年来,这些志愿者团队积极踊跃地开展各种社区教育培训活动,为构建学习型社会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比如,富有木渎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歌迷会、戏曲会、业余文艺小分队等文艺团体志愿者常年活跃在村头巷尾。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生活,而且使市民受到了木渎优秀历史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再如,青少年教育志愿者团队利用寒暑假及节假日对青少年开展一系列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教育培训活动。2012年西跨塘村举办的“我快乐我成长做美德少年”的读书活动,受到了各级领导及社会的一致好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这些志愿者活动为学习型木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三、充分社区教育整合信息化资源,着力打造数字化学习乡镇

  在实施社区教育的过程中,传统的社区教育已无法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必须创新载体,不断深化社区教育的内涵建设。为此,木渎镇在实施社区教育过程中,以乡镇的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注重富有时代特点的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品牌的打造。

  1.建造数字化学习网络。木渎镇的每个村、居委会都建有自己的网站,并与镇社区教育中心的网站链接,及时把村、社区的社区教育培训的有关事宜在网上公开,让居民能够通过网络这种形式了解社区教育情况,并积极主动参与。并率先在香溪社区、西跨塘村、天平村、五峰村建设了有联网计算机的电子阅览室,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社区培训活动,为社区居民上网提供了更多便利,为木渎镇数字化学习乡镇的建设提供了硬件保障。

  2.建立了木渎镇数字化学习门户网站。由镇政府主办,镇社区教育中心承办,与杭州精英在线科技教育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可实现万人级用户注册管理和万人在线学习的“木渎镇市民终身学习网”数学化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分别开设了符合社区教育特点要求的信息中心、资源中心、考试中心、学员论坛、场地资源、木渎通讯等栏目。搭建了软件平台,目前共有2125门课程,分别为系统分屏课程、单项视频课程、动画情景课程、在线学习管理系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等,内容涉及金融理财、休闲养生、亲子教育、干部学习、市民培训、职场培训等12方面的知识。上网学习人次已接近200万,真正充分体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终身教育理念,提高了市民的综合文化素养,推进了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教育工作。

  学习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理想状态,是人们走向终身学习的重要标志,也是人们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学习型乡镇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区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强化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使社区教育的各项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将为推动学习型乡镇的建设起到一定的作用。

上一篇:为人师表 润物无声
下一篇:以《纲要》导向推动全县老年教育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