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的位置是: 首页> 它山之石
以人为本社区教育评价模式的构建与运行

来源:享学网 发布时间:2014-09-01 作者:杭州市滨江区社区学院 来吾钟

收藏

   社区教育评价是对社区教育工作现实状态及其潜在发展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其价值追求在于促进社区教育发展,促进社区的发展,促进社区居民素质的全面发展。

  自2008年以来,滨江区社区学院在原有“社区教育工作年度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创新评价方式,探索以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简称“三度”)为核心内容的社区教育评价改革,并逐年完善,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社区教育评价模式。

一、以人为本社区教育评价模式的内涵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现代社区教育评价应当以社区教育的实验数据事实的“基本统计”资料为重要基础,在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互动评价过程中,进行诊断性事实评价和鉴别性价值判断,使之充分发挥目标导向,诊断鉴核、制衡调空与激励发展的评价功能作用,促进社区建设和谐发展,促进社区教育发展,促进社区人素质的全面发展。以此为指导思想所设计的社区教育评价模式和编制的社区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具有科学、规范、简明、可操作性强的显著特征。

  (一)重要意义

  以人为本的社区教育评价模式的构建,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创新,其意义不在于评价方式与评价内容的改革,更在于社区教育发展理念、发展动力的创新。

  1.有利于以人为本理念的真正落实。社区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水平的提升,作用在人、服务于人、目的在人。构建以人为本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就是把评价权还给社区居民,以社区居民知道不知道、参与不参与、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指标,让评价真正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服务。

  2.有利于提升社区教育的发展内涵。社区教育的内涵是什么?是精美的理论包装,还是成套的教材读本?或是制作精良的宣传影像?这些外在的东西,都是社区教育工作或成果的载体。社区教育的内涵在于它是否实现了自身的核心价值,是否真正为提升人的素质和
生活质量作出贡献。传统的评价往往只注重社区教育的外在物质载体,而相对忽视社区教育价值的体现,容易产生社区教育活动轰轰烈烈,人民群众反应冷冷淡淡的姿态,不利于社区教育内涵的提升。

  (二)主要特点

  以人为本的社区教育评价模式以促进工作改进,促进社区人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其所设计的社区教育评价模式和编制的社区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1.居民的主体性。这是这一评价模式的最基本特征。它强调社区居民在评价中的作用,让居民直接参与评价,并以社区居民知道不知道、参与不参与、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的三个维度,充分体现了社区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

  2.目的的发展性。以人为本的社区教育评估模式,既重视对过去工作的肯定与批评,更强调反思与改进。这一评价模式,嵌入了“归因”这个环节,要求对成绩与不足进行归因分析:总结之所以取得成绩的经验,以利于今后发扬光大;分析之所以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利于今后改进。无论是总结经验,还是分析问题,都是为了促进社区教育的更好发展。

  3.手段的多样性。以人为本的社区教育评价模式,一改过去听汇报、看台帐的简单做法,引入了问卷、访谈、观察、归因等多种手法,使评价更加全面、科学、客观。

  4.过程的日常性。该评价模式,不是年终算总帐式的传统评价,它要求把评价贯穿于社区教育开展的整个过程中,从每次社区教育活动的组织中,了解社区居民了解不了解这一活动,愿不愿意参与这一活动,对这一活动满意不满意,从而评价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
“三度”情况。

  (三)目标定位

  目标定位是对事物发展目标时空防卫的规定与确定。根据“三个促进”的社区教育评价的基本任务与目标追求,社区教育发展性评价应当定位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区教育发展规划以及发展过程状态与水平效应为评价主线,以社区的自主评价为基础,以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主客体评价互动融合为主要手段,通过多元、多层、多角度的社会评价,在动态生成过程中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

  以人为本社区教育评价模式的的目标定位是提高三个“度”,提高人民群众对社区教育的知晓度、参与度与满意度。具体而言:

  1.促进人民群众对社区教育知晓度的提高。让人喜欢,首先必须让人了解。看人民群众是否了解社区教育、是否知道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市民学校是干什么的?我能够在那里获取什么样的服务?通过调查,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能够比较好地调整社区教育机构的营销策略,设计更好的社区教育产品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提高人民群众对社区教育的知晓度。

  2.促进人民群众对社区教育参与度的提高。要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就必须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设计人民群众能够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活动。我们通过参与度的调查,能够了解人民参与了没有,参与的人数多不多,比例高不高。然后通过分析,进行归因:参与度的街道、社区有什么经验?参与度不高的街道、社区有什么原因?从而改进我们的工作,促进人民群众参与度的提高,使社区教育真正体现“全员、全面、全程”的本质特征。

  3.促进人民群众对社区教育满意度的提高。社区教育满意度,反应的是社区教育的质量特征。进行社区教育的满意度调查,能够促进社区教育工作者对社区教育质量观的正确认识。如果人民群众对社区教育的满意度很高,说明我们提供的社区教育服务质量比较高;如果人民群众对社区教育的满意不高或者不是很高,说明我们提供的社区教育服务不是人民群众所需要的,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那么,我们就会去思考如何提高质量的问题,就有利于社区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以人为本社区教育评价模式的策略选择

  评价是手段,指标体系是杠杆。

  (一)指标体系的确定

  指标体系中一个指标反映整体中的一个侧面、一个局部,不应重复交叉,按目标分解法将一个个相对独立、互有关联、互为因果的多元多层的发展指标进行系统排列组合形成为一个评价整体,这就是评价指标体系。

  发展性社区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将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模式”设计的全过程。编制指标体系应当以社区教育发展及其发展状态的评价为主线,按照“四个注重”的设计思路进行。

  1.注重“发展性”价值引领。目的决定方法,价值制导方向。社区教育实验的目标宗旨是为了促进社区教育发展,为了促进社区建设的和谐发展,为了促进社区人素质的全面发展。社区教育评价模式设计应当遵循“三个提高”的目标宗旨进行价值引领,以及作为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导向性思路。

  2.注重社区自主参考评价。参与决定心态,心态生成效果,发展性社区教育评价模式是一种以社区为本,注重自我评价、自我反馈、自我完善、自我促进的自主评价模式。以此为定位现代社区教育评价应当以社区自主,以人的发展为主评价为基础线,是社区在评价过程中由被动转为主动,由看重结果转为注重发展,由外部评价转为内生需求评价。

  3.注重评价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的互动融合。过程导引结果,关系决定状态。第四代教育评价模式认为:教育评价实质上是评价者的主体感受、体验与受评价对象状态属性之间的一种特殊效用关系。主客体评价效用关系一致评价效果就大,反之评价效用就差。为此,发展性社区教育评价模式设计要十分重视评价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互动融合关系的处理,使社区教育评价在主体与客体互动过程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引领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

  4.注重质性评价,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有机统一起来。方法制约效果,细节影响质量。模式设计要注重社区教育质性评价,采用通常习用的评等量化内差比较,即“先定性判等再转化成量化分数成绩的发展比较的测平方法”,使描述性评语的判等与加权量化的方法有机结合。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

  在社区教育评价过程中,不能过于看重统计数据,同时还要十分重视结合运用质评方法,如:座谈、访谈、调查、实地考察以及文献档案资料分析等方法,把量评与质评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有利于避免因过于重视量化而造成的社区教育复杂现象简单化的弊端;并且,还要重视对评价对象的原有基础与当前发展水平状态及其走向的内差异比较分析。

  1.查资料。这是传统评价方式,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评价过程。查资料,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作为评价本身的作用,能够从社区教育机构的角度反应社区教育的“三度”情况和与之对应的方法、措施,为归因提供依据;二是间接作用,促使各单位重视社区教育档案的收集、整理,促进社区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在考评中,一般只看原始档案,不要求组织专门的备查台帐,以减少不必要的纸张浪费和人力物力上的浪费。

  2.问卷调查。问卷能正确反映调查目的,具体问题,突出重点,能使被调查者乐意合作,协助达到调查目的;能正确记录和反映被调查者回答的事实,提供正确的原始资料;统一的问卷还便于资料的统计和整理。问卷的设计是调查的重要一环。要得到对你有益的信息,需要提确切的问题。滨江区关于社区教育的“三度”调查起步于2007年,由当时在滨江区挂职的教育科研人员组织的实验性调查,后来几经完善才形成目前比较完善的问卷。

  3.访谈。访谈是社区教育评价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获取社区教育开展情况和“三度”信息的重要方法。当考评组进驻社区后,需要对社区居民和社区干部进行访谈,获取相关信息。访谈主要有两种形式:

  (1)随机访谈。主要通过考评人员深入社区通过与社区居民以“拉家常”的方式,询问有关社区教育的话题。采用这种方式的关键是营造“非正式”的气氛,以使受访者在最放松、最没有戒备的状态下,与访问者开展最真诚的对话。我们要求,访问者在访谈时尽量不作记录,有条件时,用录音笔进行录音记录并在访谈结束后迅速记录受访者回答要点。

  (2)座谈会。座谈会是以谈话为主要方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或态度的一种调查方法。访谈调查的最一般程序是由访谈员探访调查对象,把要调查了解的问题逐一讲给调查对象听,由被调查者根据调查者的要求一一作答;与此同时,访谈员必须将访谈对象
的观点意见及访谈记录进行汇总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在考评中,我们经常会邀请部分居民以漫谈的方式,接受访谈。这种以座谈会的形式开展的访谈,能够在自由、开放的交流中,取得新的信息;还能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形成了正确的意见;听取社区工作人员的发言,受到启发或教育,形成新的工作思路。

  在实践中,为了取得比较好的访谈效果,我们在开始进入访谈话题前,都与被访人员做简单的说明。第一:表明这次的访谈是改进我们的工作,更好地为大家服务;第二:说明此次的访谈内容仅限于对社区教育工作情况的了解,不会用于诸如对社区工作的评价、对某些人的评价。对于一些批评性意见,会作为我们改进工作的依据,不作为奖惩性依据。

三、以人为本社区教育评价模式的归因分析

  以人为本的社区教育评价模式作为一种发展性评价,其实是一种诊断性评价,其评价的目的不在于奖惩,而在于改进工作,所以在获取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更应该对这些结果进行归因分析。归因理论(Attributiontheory):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心理学的激励理论之一,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被观察者的行为,对环境加以控制和对行为加以激励或控制,而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一)绩效归因

  对于评价较好的指标,我们要进行科学分析,总结其中经验,以利于发扬光大和更大范围的推广。

  1.针对知晓度的归因分析。滨江区社区学院在短短的几年中,知晓度不断提高,培训项目获得广泛的拓展,通过归因分析,主要是因为科学地运用了现代营销理念,对社区学院进行了营销规划,制定了学校营销方案,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营销。由此,开展社区教育营销,成为滨江区提高社区教育知晓度的重要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与此相反,有些社区居民对于社区教育的知晓度很低。我们也进行了归因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  社区教育缺乏必要宣传,社区学院印发的宣传资料,被束之高阁,更不要说社区主动开展宣传活动。

  ※  社区教育阵地缺乏,市民学校除了一些课桌,没有其他设施,居民根本就不知道社区有市民学校。

  ※  社区教育活动基本没有,即使有一两个活动,参与人数也不多。

  ※  ……

  知道了问题的症结,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对存在问题进行逐一解决。

  2.针对参与度的归因分析。影响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因素有哪些?通过几年的参与度调查与归因分析,我们认为影响居民参与度的因素有:

  ※  群众缺少参与机会:活动组织少、活动透明度不高、活动阵地缺乏、活动设施不足……

  ※  群众缺乏参与积极性:活动缺乏吸引力、活动宣传不够、参与活动经常是几张老面孔、群众参与活动缺乏时间、参加活动不方便……

  弄清了影响群众参与积极性的原因,我们经过调研,根据滨江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现实条件,明确了“立足社区,直面市民”的发展思路,启动了市民学校标准化建设,通过把社区教育服务送上门的策略,吸引群众、方便群众,使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机会大大增加,积极性大大提高。

  3.针对满意度的归因分析。人民群众对社区教育的满意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判定社区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而人民群众对社区教育的满意度,最能反映某一区域社区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滨江区从近几年对社区教育满意度的归因中,逐渐完善了以“优教乐学”为特征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优教”是满意的基础,“乐学”是满意的表现。通过优化教育制度的设计,创造乐学的政策供给;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改善乐学的硬件条件;优化教育服务的提供,培育乐学的人文环境;优化教育载体的创新,打造乐学的有效机制。

  (二)归因使用

  归因的目的在于发扬成绩、改进不足、促进发展。因此,在总结经验、分析原因的基础,就必须改进落实。

  1.强化营销,提高知晓度。在评价中,我们发现区社区学院建院时间不长,但在市民中知晓度提升很快,甚至超过社区居民所在街道的社区分院,总结出一条重要原因,就是运用现代营销学理念,加大了社区学院的推广力度。而在分析一些街道和社区知晓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有效的推广宣传。因此,提出了强化营销,提高知晓度的工作思路。重点是:

  (1)以需求为本,用适销产品吸引市民。社区教育的对象具有广泛性,可以对教育消费市场进行细分,在细分市场中找到目标对象,不仅是一种发现办学机会的策略,更是一种教育管理的策略。滨江区社区学院注重对教育市场的分类。通过市场细分,结合资源环境,找到目标市场,提高办学效益。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滨江区社区教育培训菜单。

  (2)多样化促销。传统教育奉行“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从不推介自己,我把学校开在这里,就请你来上学。目前,社区教育虽然呈方兴未艾之势,但从整体上来讲,特别是从滨江这样的新区来看,人们对社区教育的了解并不令人乐观,对社区教育这一概念只是听说过而已。所以,要让社会各界了解社区教育、支持社区教育、参加社区教育,很有必要采用多种促销手段来加以宣传、推介,以吸引更多人的成为社区教育的目标对象。比如:

  ——对外宣传,塑造社区学院和分院形象;

  ——组织公关,编织社区教育“人网”;

  ——提供免费“午餐”,提高社区学院或分院人气;

  ——承办大型活动,展示社区学院或分院的综合能力;

  ——服务社区文化建设,吸引社区居民进学校。

  2.优化教育服务,提高参与度与满意度。要吸引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活动,既要提供适用、宜人的教育服务产品,更应该提高社区教育的服务质量,让居民乐学。在归因中,发现吸引参加社区教育活动的三个条件:一是方便,距离要近;二是适时,要有空才能参加;三是有趣,寓教于乐最受欢迎。我们主要采取了三项对应的措施:

  (1)建好市民学校,实现教育服务空间上的“零距离”。社区市民学校是最能体现社区教育特征的教育场所,因此,滨江区也特别重视社区市民学校建设。区委、区政府把市民学校作为新建住宅区建设必须配套项目。同时,出台了《滨江区市民学校标准化建设行动计划》,启动了市民学校等级评估,对教学场地、电教设备、图书资料、文体设施等硬件指标提出明确的建设与考核目标。

  (2)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教育服务时间上的“零门槛”。主要是达到“三全”要求:一是全天候开放,市民什么时候想来学习或活动都可以。二是全方位服务,看书、上网、健身、娱乐……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市民的学习需求;三是全员化接纳,无论男女老少、
常住暂住,只要是来学习的都接纳。

  (3)创新活动载体,实现教育服务心理上的“零负担”。我们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创新:一是内容贴近居民生活,我们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不追求系统、全面,在大规模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开发了“我们”系列课程,如“我们的社区”“我们的礼节”“我们的节日”“我们的生活技艺”“我们的传统手艺”等,很受大家的欢迎。二是教育形式上丰富多彩,除了传统的讲座、文体活动、社团活动,我们还利用滨江作为“动漫之都”的优势,把教育与动漫相结合,用动漫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三是教育评价上以居民需求为标准,为居民提供学习成果转化服务,创造各种条件,把居民的学习成果转化为一段录像、一件展品、一本证书、一个岗位,甚至是一个热情的拥抱,让社区教育与社区居民在心理上实现“零距离”。

四、以人为本社区教育评价模式的主要成效

  (一)主要成效

  1.有效地落实了以人为本的社区教育发展理念。社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人民群众提高幸福指数,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人民群众身上。社区教育评价的主体也应该是人民群众,而“三度”评价正是基于社区教育是否提升了人民群众幸福感这样一种核心价值的评价模式。在现行体制下,评价作为实践的指挥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实践的走向,构建以人为本的社区教育评价模式,能够引导社区教育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其成效表现为:一是最近距离地了解居民需求,最大程度地满足居民需求。不同的树木有不同
树叶和花朵,每个社区因其居民的组成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学习需求,社区由于地理上的优势以及本身的工作关系,能在日常工作中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市民真正的学习需求,从而因地制宜确定教学内容,开展一系列贴近市民、贴近社区、贴近实际的教育培训活动。二是零距离地服务居民,无障碍地方便居民学习。社区居民最能接受的学习距离是步行15分钟的行程,目前,每个社区的市民学校基本上是以居委会为地域范围而设置的,这一前未所有的覆盖面,使终身教育体系网络达到了“处处可学”的程度,为学习型城区的构建及广大社区居民实现“近距离”学习构筑了平台。

  2.有效地提高了社区教育的“三度”。由于滨江区坚持为市民提供“优教”服务,倡导“乐学”模式,使市民对社区教育和社区学院的知晓度、认可度、参与度和满意度不断上升。根据我们对全区30个社区,2500位(收到有效问卷2485份)居民的知晓度和满意度调查,结果如下:市民对社区教育的知晓度为84.99%,满意度为84.30%,可见滨江区市民对社区教育是十分满意的。评价的科学与否,不在于它所提供的描述信息是定性的还是定量的,而在于这种评价信息是否正确地反映了评价对象的客观属性。所以,把量的描述与质的描述以及过去、现在与未来内差异比较分析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以人为本社区教育评价模式的基本取向。

 
上一篇:[长沙县]泉塘街道小塘路社区学校 妇女生殖健康知识讲座
下一篇: